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剧不能只以科技的名义 ——从某些儿童剧重形式轻内容说开去
分享到: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何勇海  2017年07月10日09:29

暑期到了,带孩子到剧场看一场儿童剧成为了不少家长的选择。“观众席会有人工降雪,大家不要穿太贵的衣服哦”“双层幕3 D多媒体技术,‘怪兽’可能就在你身边” ……儿童剧的宣传语让人眼前一亮,不得不感叹现在连儿童剧都这么先进了。高科技、多媒体确实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儿童剧的发展趋势,按照一位演出商的话来说,以前都是木偶、人偶,“现在不想办法跟高科技沾点边,都不好意思去宣传” 。

儿童剧是为孩子们带去欢乐、享受艺术熏陶,并促进他们心灵健康成长的文艺形式。儿童剧“联姻”高科技,自然能给孩子们创造新奇的体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艺术。比如儿童剧《嗨!大鲸鱼》就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到“各种海洋生物漂浮在眼前” ;科幻剧《海底两万里》的整个剧场就是一个深海世界;外来剧《玛丽糖果屋》有4种不同气味在演出中变化,让孩子们能感受到“森林”“海洋”等不同的味道……这些儿童剧呈现给孩子们的是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不过,儿童剧“联姻”高科技,要防止形式大于内容——满台尽是炫酷的“科技秀” ,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剧情,或者剧情基本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优秀的高科技儿童剧,应实现高科技与艺术内涵的完美融合,既有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高科技,又有深邃隽永、引人遐想的文化思想内涵,既能收获新鲜的舞台呈现,又能赢得观众与业界的良好口碑。这些年来,不少国产电影盲目模仿好莱坞大片,却不小心走入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被批哗众取宠,这就是教训。

儿童剧更要坚决杜绝空有“高科技”外衣与营销噱头的欺骗行为。近年来,像其他剧种一样,儿童剧也面临种种问题,一些团队或演出商往往急功近利,在儿童剧上“出新”的目的仅是为了票房,打出“高科技牌”便是其促进票房的噱头,宣传得“高科技”十足、天花乱坠,实则“小儿科”技术。这不仅会让自己失去市场,还会拖累真正的高科技儿童剧充分赢得市场。

儿童剧有高科技加持,创作演出成本必然要上升,提高票价,便成为化解成本上升的不二选择。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儿童剧的平均票价为100元,比2013年上升25 %;到2015年平均票价飙升至250元。去年6月1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儿童剧票价基本在100元至300元之间,有部分剧目票价甚至高达680元、 880元。观看儿童剧每次至少要买两张票,然而票价却显得并不“亲民” ,这显然成为观众走进剧场欣赏儿童剧的首要难题。借高科技的名义涨价要慎重,票价往往也是儿童剧市场繁荣的“拦路虎” ,不利于儿童剧的良性发展。

相关链接

中国儿童戏剧节点亮童心

访谈更多

吕进、魏巍:当代新诗的语言美学

“诗家语的‘不变’在于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追求,‘变’则体现为对当下经验的敏锐捕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绸衾的梦(诗三首)

每一场忧患,都赶着了 窥探梦海,十分深渊和庞杂 不妨, 赶一趟春心荡漾 迷惘和困境,总是那么清晰

散文 | 武汉江滩的昼夜诗笺

那浩荡的江水,如同大地奔腾的血脉,裹挟着昼夜的诗篇、烟火的记忆、钢铁的传奇,以及无数如我般渺小灵魂的呼吸与凝望,向着永恒的地平线,向着永不枯竭的晨光,奔涌,不息。

散文 | 汉江夏日

晴天的汉江明媚,雨天的汉江朦胧,雨后的汉江清新,夏日的汉江传神而美丽。

散文 | 青青丝瓜种清欢

“老我但知閒是好,丝瓜藤下枕书眠。”。坐在丝瓜架的绿荫下,清风悠悠,绿波荡漾,黄花灿灿。或读书,或品茗,或闲聊;累了,嗅一嗅淡雅的黄花,摘一根从青藤绿叶间垂下细腰纤纤的丝

诗歌 | 《北方以北》(组诗)

大雪隐入通往平原的路径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长满山坡,目睹 北风摇晃出岁月深处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