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拾荒老人向四川省图书馆捐赠千余册古籍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付远书  2016年12月19日07:38

一位拾荒老人,自掏腰包购买5万余册图书,办起免费的图书馆。2014年6月25日,本报头版头条刊登《四川巴中农民陈光伟收破烂17年藏书5万册——“破烂王”建起免费图书馆》一文,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如今他又把珍贵典籍无偿捐赠四川省图书馆。12月16日,69岁的巴中老人陈光伟藏书捐赠仪式在成都四川省图书馆举行。

仪式上,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向陈光伟颁发捐赠证书。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向陈光伟回赠四川省图书馆编纂的《陈光伟捐赠书目》。陈光伟接过捐赠证书时无比欣慰地表示:“我终于把知识成功进行了传递。”他希望此次捐赠的藏书能够鼓励和帮助更多年轻人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为四川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来自巴中恩阳的陈光伟是一个视书如宝、惜书如命的书痴,30年来以收书、买书和藏书为乐,并靠自己收废品赚来的钱建起一座图书馆,迄今藏书5万册,其中古籍约1600册、民国书刊约2000册。陈光伟此次无偿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的1166册线装书,大多为清中晚期刻本,涉及经、史、子、集诸类,尤以字书与医书为最,是比较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中3种南充海清楼刻本《尔雅注疏》、《礼记易读》,对研究地方刻书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次捐赠也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四川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存好、利用好,并将开设陈光伟捐赠图书专架并进行展览。

访谈更多

孙甘露:淬炼文学经典,攀登文艺高峰

“正是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孕育了上海的文学历史,孕育了上海的作家,使他们在激烈的变化中包容并蓄,并对时代的要求作出积极回应。”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银钟暗哑

本文是一篇以自然感悟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一次山间漫步的细腻记录,展现了银钟花的静美与山野的永恒韵律。

诗歌 | 后来(外四首)

不知道月光和泪光 哪盏先亮

诗歌 | 高梁铺行(外一首)

人站堤岸 仰首看不到这座楼阁,唯有 置身最高层,和它一起放目 才是看见了清晖阁

散文 | 河流一样的故乡

《长江本纪》

散文 | 夏意脩然

这是一组描写乡村夏天的散文诗,也是一组寄居乡村的心灵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