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水》:为“农村”建立坐标系
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得从“农村”谈起,农村是它的核儿。
2023-03-03
-
《宝水》里的物事与人情
一 单从题材上来讲,乔叶的《宝水》原本算不上独特: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能人”返回乡村居住、参与乡村振兴,在见证传统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同时,顺带着为自己的内心找到别样的安稳和归宿感……这样的基本故事架构在今日文坛不可谓少见、且也远远不局限于文学领域。
2023-03-03
-
新时代乡村复魅:寻乡根展新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近几年乡土文学中着眼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聚焦城乡互动帮扶、提炼扶贫工作中乡村建设经验、展现轰轰烈烈的乡村转型实况以及乡村精神面貌、传统观念转变的作品各具特色。
2023-03-03
-
我们为什么要返乡,以及如何返乡
乔叶的《宝水》是一部反映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长篇小说,更是一部复魅中国乡村活力、重建中国乡村精神的新时代乡村文化小说。
2023-03-03
更多
张映姝:用另一场轻兑换生命之重
“生活与创作,在我这里是一体的。我的诗歌创作以系列写作为主,植物题材、自然主题、女性写作,到现在的非遗主题,都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更多

闻一多放暑假写出了《二月庐漫记》
1912年秋,闻一多以复试鄂籍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更多
散文 | 全家垭口
全家垭口,距离那时我当教书匠的那个云集乡初级中学很近,距离云集场街上就更很近啦!沿着岔路口进来的那天支公路走出去,如果步行快一点,7分钟左右就到了。在云集乡初级中学当教书
散文 | 岁月里的漂泊与眷恋
偶然读到一位文友写的:“在北京的时候,总是想着家乡;如今回到家乡,又时不时想起曾待过多年的北京。”这话像把旧钥匙,“咔嗒”一声开了记忆的锁,那些漂泊和眷恋的零碎事儿,就
散文 | 四季清
本文以作者所在校园的“子衿湖”为核心意象,深情描绘了湖周四季流转的动人景致(春之生机、夏之热烈、秋之静美、冬之素洁),并记录了自身在此间的观察、感悟与心路历程。从为写《子
散文 | 京城印象
这篇散文成功将北京的物理空间转化为文明对话的精神场域 —— 城墙不再是分隔内外的屏障,而是 “历史的榫卯”;颐和园不仅是皇家园林,更是 “精神镜像”。润色后的文本以诗性语言为
诗歌 | 无水之海(长诗节选1——5节)
在无水之海 站起的人,有着青铜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