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编辑与读者的互动:以《西游记》编辑为例

      我们经常感叹周振甫与钱锺书之间的编辑与作者的互动佳话,其实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时常让人欣喜。

    2025-01-09

  • 蛰伏在京郊地名里的“蛇”

      在十二生肖里,蛇是龙的小弟,紧跟在龙的后面。

    2025-01-09

  • 王昌龄 大唐豪侠爱吃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25-01-08

  • 古代腊日是哪一天

      今天是2025年的第二天,农历也已进入腊月。

    2025-01-07

  • 唐代御史诗歌风尚

      唐代诗歌兴盛,不少诗人担任监察御史,如王维、杜牧、刘禹锡等,担任谏官的有白居易、杜甫、岑参等。

    2025-01-07

  • 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宋代已经基本定型,当时主要的庆祝活动有浴佛会、食腊八粥等。

    2025-01-07

  • 《春秋繁露》:“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汉承秦制,既继承秦成功的经验,也吸取了秦失败的教训。

    2025-01-07

  • 苏轼,追求新变的岁末意象

      伟大的诗人都是敏感的,总能看到世界中的诗意。

    2025-01-06

  • 古典学的守旧与创新

      古典学崇尚古代经典,是为守旧;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并不是泥古的代名词,更不是思想复辟的口号,毕竟“吾其为东周”更多是孔子无可奈何的比喻。

    2025-01-06

  • 海瑞为何不吃鹅?

      隆庆年间,离开京城通政司不久,刚到南直隶上任的巡抚海瑞燃起了自己的第一把火,公布自己的施政纲领“督抚条约36条”,明确规定:自己出行地方接待可以提供鸡鱼肉,但不得供应鹅及黄酒。

    2025-01-06

  • 四大天王“班味”浓?

      “我不行了,这四魔将的造型像极了正在上班的我。

    2025-01-03

  • 甘阳:古典学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

      (本文是甘阳老师2024年12月7日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文明对话视野中的古典学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由澎湃新闻记者丁雄飞整理,经作者改定。

    2025-01-02

  • 早年间怎么过阳历元旦

      1940年1月1日《申报》的新年专刊 元旦,在我国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节日:说它古老,它有几千年的历史。

    2025-01-02

  • 南音之始应为“候人猗”

      《吕氏春秋·音初》记载四方音乐之始,其中关于南音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2025-01-02

  • 漫谈《玉簪记》

      爱戏的人们看《牡丹亭》的演出时,必会联想到它的作者汤显祖,但看《玉簪记》时,就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出它的作者是谁了。

    2024-12-31

  • 辛弃疾的家世与家风

      辛弃疾的家世,历来不甚了然。

    2024-12-31

  • 苏东坡与《苏东坡传》漫谈

      去年,京东网站为我搜集一些读者提问,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您说自己最喜欢陶渊明和苏东坡,读了您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我受益匪浅,不知您是否打算也写一本苏东坡?另外,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您怎么看?” 我的确很喜欢这两位伟大的作家,《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写于二三十年前,先后有五个出版社不断再版,大概一共重印了二十多次,最近我又给一个新版写了序言。

    2024-12-26

  • 顾炎武的天下观

      大学与大儒古来难得,顾炎武兼得了;大师与大贾古来难得,顾炎武兼得了。

    2024-12-26

  • 古代书肆的营业书目刍议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古籍出版和流通历史的学术研究,古籍的营业书目是一宗值得重视的文献资源。

    2024-12-24

  • 一个不一样的晚年包拯

      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给宋仁宗写了一篇奏折《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核心内容就包拯弹劾了两位三司使之后,自己被任命为新的三司使一事向皇帝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