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李清照的婚姻幸福吗?

      我们阅读李清照词作时,习惯把词作的叙述者,视为李清照本人,比如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中的《声声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部与她不幸的后半生相联系。

    2025-03-17

  • 春花须插满头归

      春雨晕染开片片新绿、东风飞洒起阵阵香雪。

    2025-03-14

  • 张之纲与毛公鼎

      张之纲致高云麓信札 作者供图 张之纲(1867—1939),字文伯,号君辅,晚号谢村老民,浙江永嘉人。

    2025-03-14

  • 《琳琅萃珍》:书籍之为珍宝

      奥莱美术馆《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的“头条展品”,果然是《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六种》,不过手卷只展开了前三种而已,不像那本《琳琅萃珍》大画册,在第一部分“印古烁金”的001号展品位置,把六种残卷连带王树枏(音nán)、梁玉书的题跋都印了出来。

    2025-03-14

  • “书医生”修古书

      《微相入:妙手修古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版 修书,慢慢补,一晃,过了十六年。

    2025-03-13

  • 唐边塞诗的“书剑精神”

      在唐代,从中原走向边域的诗人很多。

    2025-03-13

  • 张一南:你可能背了假的绝句

      绝句是汉语最短小的诗体。

    2025-03-13

  • 苏耽仙橘君陈果,一例济人功不殊

      编者按:一片陈皮,凝聚天地精华;一本志书,赓续千年文脉。

    2025-03-12

  • 蛇妖故事与《白蛇传》

      (元)青白釉《白蛇传》戏剧景物枕,丰城市博物馆藏 这件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瓷枕长22.3厘米、宽13.8厘米、高14.0厘米。

    2025-03-11

  • 冯其庸、孙逊和我的《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绘图终于完成了,回首这一路,有一丝疲惫,有些沉重,也略有些轻松。

    2025-03-11

  • 东汉士人谈论及其文学书写

      谈论作为中国古代士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尽管可以追溯至先秦,但其真正形成并成为士人活动的一大类别,却是在东汉时期。

    2025-03-10

  • 太庙里隐藏的谜题

      故宫历来是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这也让故宫“一票难求”。

    2025-03-07

  •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

      “迷信”这一概念在中国兴起于19世纪末,源自西方、转译自日本,是一个“现代”的思想观念。

    2025-03-07

  • 才子袁枚的法律人生

      “在家贫亦好” 去过南京师范大学的人都知道随园。

    2025-03-07

  • “三”说唐寅

      “那才子姓唐名寅,字伯虎,聪明盖地,学问包天。

    2025-03-06

  • 舒芜与《墨经字义疏证》

      父亲舒芜在1995年写的《记〈墨经字义疏证〉》一文中说: 世界上并没有《墨经字义疏证》这么一部书,只是我的抽屉里有这么一部稿子,是五十多年前我妄想著书立说的一个“成果”,那时我才二十岁,却在…… 父亲说的是他二十岁时研究墨子完成的一部手稿,格子稿纸上,是工工整整的小楷毛笔字,这部手稿能躲过几次浩劫留存至今,真是奇迹。

    2025-03-06

  • 文章学研究与新文科建设

      文章学研究与新文科建设,都是当今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二者相互激发、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对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建构中国文章学派,意义尤大。

    2025-03-05

  • 明清之际理学的境遇与反道统思潮

      理学“道统”提出的历史际遇 隋唐以来,佛道兴盛,至两宋渐炽。

    2025-03-04

  • 由“森”到“木”的晚明江南士人研究

      江南史研究是中国区域史研究中历史最悠久、成果最丰富的领域。

    2025-03-03

  • 《西游记》续书中的“麝妖”

      今年春天,《哪吒》票房的火热引起了许多人关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深入讨论。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