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花鸟使”是什么官?

      “落地古装剧,质感好妆造好剧情好,外加演员演技好。

    2025-01-23

  • 送腊迎春 黄羊祀灶

      在中国画史界,一位画家的画册集,每幅画均有皇帝题词,恐怕只有清代画家黄钺绘制的《龢丰协象图册》了。

    2025-01-22

  • 戴建业:正人君子还是风流浪子?

      宋代是个很奇怪的朝代,一方面国力极其孱弱,北宋通常与辽夏并称,而且常被辽和西夏暴打,不断向这两个强邻赔款求和,南宋又与金并称宋金,北宋徽、钦二宗先是被金人掳走,南宋后又向金称臣纳贡割地。

    2025-01-22

  • 古人编排了多少“女儿国”

      再读《西游记》,看到西梁女王打算“以一国之富,愿招大唐御弟为王,自降王后,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好奇心顿起:历史上有无“女儿国”? 无论女儿国的传说多么离奇荒诞,从先秦古籍《山海经》到《旧唐书》,记述者都将此作为真实故事记录在册。

    2025-01-22

  • 历史变迁中的“孝”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里,“孝”无疑占据着关键地位。

    2025-01-21

  • 宋代文章的饮食书写

      宋代饮食品类丰富,烹饪技艺复杂。

    2025-01-21

  • 如今诗声振 不改旧时真——钟振振与诗词学

      钟振振,1950年生,江苏南京人。

    2025-01-20

  • 苏轼与他的“生日礼物”

      大文豪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因此后来许多地方都盛行在农历腊月十九这天举办“寿苏会”:文人们悬挂起东坡画像,陈列东坡喜爱之物进行祭拜,并题诗作画,相与唱和,用雅集的方式为坡公庆生。

    2025-01-20

  • 张宪光:文人雅士的目光

      福柯是目光考古学的大师。

    2025-01-17

  • 李庆西:《列异传》小笺

      《隋书·经籍二》载录“《列异传》三卷,魏文帝撰”。

    2025-01-17

  • 屠苏酒中无屠苏

      屠苏酒,这个名字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春节记忆,但“屠苏”二字究竟何意,却是众说纷纭。

    2025-01-17

  • 徐霞客与木增之交

      云南丽江府土知府木增(1587—1646),纳西族名阿宅阿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袭父职为丽江第十九代土司,又另以军功历任广西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

    2025-01-16

  • 正始文学的灿烂双璧,命运走向不同

      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李白、杜甫、苏轼更是当下备受追捧的“国民偶像”。

    2025-01-16

  • 陶诗何以成为经典?

      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说权威的批评者发掘出这些作品的价值内涵,赋予其合法性与权威性,致使这些作品在一定历史语境与文化场域中受到读者尊崇,从而得以上升并最终确立经典地位。

    2025-01-16

  • 谁可能见过完整的《红楼梦》?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八十回后的内容就是一个超级谜团,无数学者、读者试图揭秘,由此衍生的不同红学流派,让人眼花缭乱,但谜题至今难有定论。

    2025-01-15

  • 杜甫诗歌“另一面”

      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这些广为传诵的诗句无不在向世人展示着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2025-01-15

  • 詹丹:发现诸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的 “诗性”特征

      《齐桓晋文之事》是先秦诸子散文《孟子》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常常被选入各种语文教科书,是高中语文或者大学语文学习的经典篇目。

    2025-01-14

  • 北宋“国营药店”官药局的创立与发展

      官药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药、售药机构的统称。

    2025-01-13

  • 孔子论“政”与“正”

      孔子劳心于政治,这源于儒学的根本关切。

    2025-01-13

  • 俞樾“亦有园一曲”

      俞樾(1821-1907)是浙江德清人,字荫甫,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廷试时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对答“淡烟疏雨落花天”之诗题,得到主考官曾国藩的激赏。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