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变迁中的“孝”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里,“孝”无疑占据着关键地位。
2025-01-21
-
宋代文章的饮食书写
宋代饮食品类丰富,烹饪技艺复杂。
2025-01-21
-
如今诗声振 不改旧时真——钟振振与诗词学
钟振振,1950年生,江苏南京人。
2025-01-20
-
苏轼与他的“生日礼物”
大文豪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因此后来许多地方都盛行在农历腊月十九这天举办“寿苏会”:文人们悬挂起东坡画像,陈列东坡喜爱之物进行祭拜,并题诗作画,相与唱和,用雅集的方式为坡公庆生。
2025-01-20
-
张宪光:文人雅士的目光
福柯是目光考古学的大师。
2025-01-17
-
李庆西:《列异传》小笺
《隋书·经籍二》载录“《列异传》三卷,魏文帝撰”。
2025-01-17
-
屠苏酒中无屠苏
屠苏酒,这个名字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春节记忆,但“屠苏”二字究竟何意,却是众说纷纭。
2025-01-17
-
徐霞客与木增之交
云南丽江府土知府木增(1587—1646),纳西族名阿宅阿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袭父职为丽江第十九代土司,又另以军功历任广西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
2025-01-16
-
正始文学的灿烂双璧,命运走向不同
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李白、杜甫、苏轼更是当下备受追捧的“国民偶像”。
2025-01-16
-
陶诗何以成为经典?
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说权威的批评者发掘出这些作品的价值内涵,赋予其合法性与权威性,致使这些作品在一定历史语境与文化场域中受到读者尊崇,从而得以上升并最终确立经典地位。
2025-01-16
-
谁可能见过完整的《红楼梦》?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八十回后的内容就是一个超级谜团,无数学者、读者试图揭秘,由此衍生的不同红学流派,让人眼花缭乱,但谜题至今难有定论。
2025-01-15
-
杜甫诗歌“另一面”
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这些广为传诵的诗句无不在向世人展示着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2025-01-15
-
詹丹:发现诸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的 “诗性”特征
《齐桓晋文之事》是先秦诸子散文《孟子》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常常被选入各种语文教科书,是高中语文或者大学语文学习的经典篇目。
2025-01-14
-
北宋“国营药店”官药局的创立与发展
官药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药、售药机构的统称。
2025-01-13
-
孔子论“政”与“正”
孔子劳心于政治,这源于儒学的根本关切。
2025-01-13
-
俞樾“亦有园一曲”
俞樾(1821-1907)是浙江德清人,字荫甫,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廷试时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对答“淡烟疏雨落花天”之诗题,得到主考官曾国藩的激赏。
2025-01-13
-
出土碑志中的唐诗佳作
碑志是特殊的文学载体,出土墓志中也会有唐诗的记载,以揄扬志主的文采品性,或全篇照录,或散篇零句。
2025-01-13
-
四言诗的筮域书写——以《易经》《焦氏易林》为中心
谈及中国诗歌史的发端,很多文学史教材或学人著述一般会追溯至《诗经》,《诗经》也因此被冠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称号。
2025-01-10
-
花酒共舞易安词
新年到来,年宵花争奇斗艳,率先营造喜庆氛围。
2025-01-10
-
唐诗江湖中那些闪耀的星星
唐诗之美,与大唐气象血脉相连,与唐朝历史水乳交融,更与唐代诗人无与伦比的创造活力息息相关。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