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出土碑志中的唐诗佳作

      碑志是特殊的文学载体,出土墓志中也会有唐诗的记载,以揄扬志主的文采品性,或全篇照录,或散篇零句。

    2025-01-13

  • 四言诗的筮域书写——以《易经》《焦氏易林》为中心

      谈及中国诗歌史的发端,很多文学史教材或学人著述一般会追溯至《诗经》,《诗经》也因此被冠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称号。

    2025-01-10

  • 花酒共舞易安词

      新年到来,年宵花争奇斗艳,率先营造喜庆氛围。

    2025-01-10

  • 唐诗江湖中那些闪耀的星星

      唐诗之美,与大唐气象血脉相连,与唐朝历史水乳交融,更与唐代诗人无与伦比的创造活力息息相关。

    2025-01-09

  • 编辑与读者的互动:以《西游记》编辑为例

      我们经常感叹周振甫与钱锺书之间的编辑与作者的互动佳话,其实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时常让人欣喜。

    2025-01-09

  • 蛰伏在京郊地名里的“蛇”

      在十二生肖里,蛇是龙的小弟,紧跟在龙的后面。

    2025-01-09

  • 王昌龄 大唐豪侠爱吃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25-01-08

  • 古代腊日是哪一天

      今天是2025年的第二天,农历也已进入腊月。

    2025-01-07

  • 唐代御史诗歌风尚

      唐代诗歌兴盛,不少诗人担任监察御史,如王维、杜牧、刘禹锡等,担任谏官的有白居易、杜甫、岑参等。

    2025-01-07

  • 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宋代已经基本定型,当时主要的庆祝活动有浴佛会、食腊八粥等。

    2025-01-07

  • 《春秋繁露》:“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汉承秦制,既继承秦成功的经验,也吸取了秦失败的教训。

    2025-01-07

  • 苏轼,追求新变的岁末意象

      伟大的诗人都是敏感的,总能看到世界中的诗意。

    2025-01-06

  • 古典学的守旧与创新

      古典学崇尚古代经典,是为守旧;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并不是泥古的代名词,更不是思想复辟的口号,毕竟“吾其为东周”更多是孔子无可奈何的比喻。

    2025-01-06

  • 海瑞为何不吃鹅?

      隆庆年间,离开京城通政司不久,刚到南直隶上任的巡抚海瑞燃起了自己的第一把火,公布自己的施政纲领“督抚条约36条”,明确规定:自己出行地方接待可以提供鸡鱼肉,但不得供应鹅及黄酒。

    2025-01-06

  • 四大天王“班味”浓?

      “我不行了,这四魔将的造型像极了正在上班的我。

    2025-01-03

  • 甘阳:古典学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

      (本文是甘阳老师2024年12月7日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文明对话视野中的古典学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由澎湃新闻记者丁雄飞整理,经作者改定。

    2025-01-02

  • 早年间怎么过阳历元旦

      1940年1月1日《申报》的新年专刊 元旦,在我国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节日:说它古老,它有几千年的历史。

    2025-01-02

  • 南音之始应为“候人猗”

      《吕氏春秋·音初》记载四方音乐之始,其中关于南音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2025-01-02

  • 漫谈《玉簪记》

      爱戏的人们看《牡丹亭》的演出时,必会联想到它的作者汤显祖,但看《玉簪记》时,就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出它的作者是谁了。

    2024-12-31

  • 辛弃疾的家世与家风

      辛弃疾的家世,历来不甚了然。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