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社”诞生记
1924年至1925年,五四之子朱自清在宁波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与上虞春晖中学执教时,组建了新文学社团“我们社”,其社刊《我们》编于浙东,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发行。
-
季羡林的文学恩师董秋芳
1929年夏天,占领济南的日军撤走,旧日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改为省立高中。
2023-05-05
-
孙昌熙: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先行者
孙昌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是我们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是我们59级鲁迅研究与文学批评史的授课老师,而从我1959年进校到先生去世,三十年来受到先生的直接教诲,先生的许多话至今言犹在耳。
2023-05-05
-
倪文尖:我的老师王铁仙
编者按: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铁仙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在华山医院离世,享年82岁。
-
陈思和:《从广场到岗位》开场白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写这样一个系列的小册子:用讲话的形式来梳理一下自己曾经在文学史研究领域提出的关键词。
关键词:  陈思和2023-05-04
-
“团结各界青年,参加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工作”
1949年5月4日,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2023-05-04
-
陈思和:三十年前的读书札记
读王晓明《追问录》 王晓明说“人文精神寻思”应该理解为“知识分子的自我诘问和自我清理”,这是针对当时社会现象提出的严肃思考。
2023-04-28
-
走近“劳动人民自己的图书馆”
在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途中,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强调“上海是人民的上海,人民的上海要完整保全好”,要求“组织力量加强对文物、图书馆的保护,因为上海也是书海”。
2023-04-28
-
柳亚子误悼秦似
1942年6月,柳亚子从日寇占领的香港撤退至桂林,不久被选为全国文协桂林分会理事。
关键词:  柳亚子2023-04-28
-
走过百年的《繁星》《春水》
现在读到冰心的诗集《繁星》,基本与她的另一部诗集《春水》合二为一,成为了诗集《繁星 春水》。
关键词:  冰心2023-04-28
-
书信所见夏鼐的学问人生
民族复兴,既要靠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也要靠文化学术等软实力。
关键词:  夏鼐2023-04-27
-
蔡元培扶持《新潮》
《新潮》是《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是由北京大学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学生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俞平伯等人在蔡元培等人的扶持下,于1919年1月1日创刊的。
-
一代报人成舍我
成舍我创办的《民生报》《世界日报》等 成舍我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与张季莺、邵飘萍、林白水一起被誉为民国“四大报人”。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3-04-27
-
“愚公弄”的图书馆长
小友王婉迪博士去年8月1日电话告诉我:吴文津先生早上5时多走了。
2023-04-26
-
李芳:么书仪老师的书与人
楔子 么书仪老师说:“从1978 年就读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我的专业即是中国古代戏曲,毕业后在文学所古代室工作,也一直从事戏曲研究。
2023-04-26
-
朱航满:我用我的杯喝水
为黄山书社策划“松下文丛”时,我就有为锺叔河先生编选一册文集的想法。
-
回忆母亲段晴教授:永远陪着我
编者按:本文主人公段晴为北大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梵巴专业教研室及梵文贝叶经、佛教文献研究室主任,为著名的历史语言学家,生于1953年5月,2022年3月26日因病逝世。
关键词:  段晴2023-04-26
-
季羡林与花生米
季羡林先生与花生米本不相干,但听我一言,两者不但有联系,还生出了趣闻。
关键词:  季羡林2023-04-25
-
钱锺书与葛传椝互补论小注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英汉大词典》经年编纂,终于面世。
-
“科玄论战”百年祭
1.缘起 1923年2月14日,学者张君劢应邀到清华学校演讲,听众主要是即将赴美学习理工的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