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楼吟处是名山
1949年春节,湖湘耆宿刘善泽(字腴深,晚号天隐)教授病逝于长沙岳麓山,随后,杨树达的次女杨德纯将此消息转告身在广州的父亲。
-
灯火南园第九楼
翦伯赞,1898年出生,1968年去世,湖南桃源人。
-
梁实秋的爱情曲
最近在艺术品市场里见到几封梁实秋的信,是他1972年至1975年间写给刘英士的。
2023-05-19
-
邓恩铭诗歌中的壮志凌云
邓恩铭(1901—1931年),贵州荔波人,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2023-05-19
-
顾颉刚:“玩”有“玩”的格局
顾颉刚是国内顶尖的历史学家之一,可以毫无愧色地跻身“史学大师”之列,一生写过《古史辨》(一至七册)、《汉代学术史略》等史学名著。
2023-05-18
-
缓之:“敛翮遥来归”
毕业三十年后回母校看望老师,前排左起 :龚延明、平慧善、雪克、张金泉、方建新,后排居中者为本文作者 回忆四十年前报考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现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前身)硕士研究生的往事,仿佛就像昨天,历历在目。
2023-05-18
-
冰心题校训写校歌
1938年秋,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携全家五口离开北平,来到昆明。
关键词:  冰心2023-05-18
-
张资平的长篇小说长销术与营销策略
张资平的长篇小说长销术与营销策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出版话题。
2023-05-17
-
难忘,在巴金故居温暖的时光里
我每次到巴金故居,仍怀着十多年前看望巴老时的那份愉悦。
2023-05-17
-
李修生:忆刘盼遂老师
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招收研究生。
2023-05-17
-
唐小兵:时光机里的丽娃河
前段时间,作家余华与王安忆到丽娃河畔对谈“小说:传奇与现实”,华师大的作家群和年轻学生的青春热情再一次被点燃,那些彻夜排队领票和凌晨四点就候场进入思群堂的大学生们的言行举动,成为后新冠时代沪上大学校园的一道文化景观。
2023-05-17
-
梅杰:古远清与《当代作家书简》
在中学时代,我就知道古远清先生的大名。
关键词:  古远清2023-05-17
-
杨宪益兄妹和他们的母亲
一 杨宪益在学术界是个极其罕见的才子,他的两个妹妹也非同一般。
关键词:  杨宪益2023-05-16
-
金文男:我的父亲金性尧与《唐诗三百首新注》
金性尧先生 《唐诗三百首新注》是父亲金性尧晚年著作中的扛鼎之作,这本曾经风靡海内外、累计印数高达300多万册的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创下了古籍图书的奇迹。
2023-05-15
-
蒋寅:石昌渝先生的为人和为学
石昌渝先生晚年照 石雷/供图 在我记忆中,石昌渝先生一直是那么瘦削,但精神矍铄,看上去是应该寿享期颐的。
-
马叙伦诗悼孙中山
1902年,17岁的马叙伦来到了上海,经常在《新世界学报》上发表文章,使该报带上了革命色彩,风行一时。
2023-05-12
-
章太炎何时被幽禁于龙泉寺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共和。
关键词:  章太炎2023-05-12
-
陆家宅的旧碉堡、陀螺与刻刀
一 1973年5月,祝君波入朵云轩当学徒,分在木刻雕版书部门,学习恢复古代木刻雕版书工艺。
2023-05-12
-
陈建军:黄裳的笔名
黄裳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在戏剧、新闻、出版、藏书等领域均有建树。
关键词:  黄裳2023-05-12
-
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世界
1914年建造的“大同”教学楼 辛亥革命后,上海诞生了一所私立大学——大同学院,后改为大同大学。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