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之:八十年代师大校园里的先生们(三)
编者按: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一代人也有一代人之记忆。
2023-04-07
-
祝淳翔:双霞宴琐记
古人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023-04-06
-
朱幼兰:留得残枝叶自生
近日有缘,笔者于无意中入藏了一件“小名头”的墨笔书札,朱幼兰致书“正有道兄”,写在两片随意裁切的白宣纸上,而且纸上还有破损修补的痕迹。
2023-04-06
-
林徽因梦绕琼塔雪池
提起位于北海东门外的雪池胡同,很多人都会想起这里的雪池冰窖。
-
高原上的两条河——忆汤世杰先生
云南高原上江河众多,其中两条与汤世杰先生关联密切:金沙江与铁路河。
2023-04-06
-
让孙犁“热”起来,是他最大的心愿
上世纪80年代,刘宗武和孙犁(左)合影 一 2022年12月31日晚上,微信群中转来了一条发自刘宗武子女的消息,说他们的父亲因患脑梗抢救无效,于上午九时十分去世,享年87岁。
-
郁达夫“任性”选散文
1935年3月15日《良友画报》介绍《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广告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年轻编辑赵家璧主编一套了十巨册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包 含 理 论、论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以及史料索引。
关键词:  郁达夫2023-04-04
-
李何林先生的爱的哲学
1984年李何林先生(中)与陈鸣树、施建伟合影 凡是在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和工作过的人,没有不赞佩老主任李何林先生的。
-
陈子善:重印现代文学的第一手史料
三十六年前,王锡荣兄和我在《申报·自由谈》作者唐弢先生指导下,编选了《〈申报·自由谈〉杂文选》(以下简称《杂文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3-04-03
-
范咏戈:那个“举哑铃”的人走了
徐怀中和《牵风记》 1984年徐怀中率总政工作队赴空军部队调研 在徐怀中的“熟人”中,我和他认识的时间可能算是比较久的。
-
马奔腾:追忆林庚先生
我与林庚先生1998年秋天相识,并开始了多年的交往,一直到林先生2006年去世前夕。
-
梁启超的写作速度
作为大学问家,梁启超留下了皇皇1400万字的《饮冰室合集》,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兵学等诸多领域均有贡献。
关键词:  梁启超2023-03-31
-
愚园路与《沙家浜》的不解之缘
苏州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开国中将刘飞1984年谢世后从其胸部取出的一颗子弹。
2023-03-30
-
郑振铎心系文物保护
郑振铎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是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
2023-03-30
-
钱锺书给胡乔木改诗
胡乔木与钱锺书是清华同学,钱锺书比胡乔木高一届,但两人在学校时并不认识,直到1972年钱锺书回到北京后才与胡乔木交往,以后逐渐增多。
2023-03-30
-
小麦在中国:技术调试与饮食融入
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小麦是从哪里来的。
2023-03-29
-
钟桂松:浙江图书馆的先生们
浙江图书馆建立于一九〇〇年,到今天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算不上悠久。
2023-03-29
-
宣南会馆走出的名人们
前些天,《北京晚报》刊发了《他终止了闹市行刑》一文。
2023-03-29
-
《图画周刊》展现旧京风貌
近日,笔者到位于西城区魏染胡同的京报馆参观。
2023-03-29
-
“我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习的语言”
胡适晚年存照(摄于1954年) 《中国的国语》,载于1948年的《北平小报》 75年前,胡适在北平最后一次畅谈“中国的国语” 近日,在一份1948年7月7日刊行的《北平小报》中,偶然发现胡适曾受邀赴福德图书馆讲演的报道。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