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2021-07-01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艺格局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文艺的作用。
-
深耕细作出精品 精益求精做好书
深耕细作出精品 精益求精做好书 陈兴芜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公示,重庆出版集团获得了三个正奖、三个提名的好成绩,重庆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先进出版单位奖,这是重庆出版集团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得图书奖,《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获得图书奖提名奖;《大足石刻全集·第一卷 北山佛湾石窟第1—100号考古报告(下册)》获得印刷复制奖提名奖;《三峡影像记录(中英文对照版)》获得电子出版物奖提名奖;此外,由学习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申报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获得图书奖,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三体》也在其中。
关键词:  主题出版2021-06-30
-
中西诗学中的“感兴”与“灵感”
摘要 中西古典诗学语境中的“感兴”与“灵感”分别用以描述艺术创作思维中“触物以起情”的运思机制与“神赐天启”的感发原理。
关键词:  中西诗学2021-06-29
-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党史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在1961年6月12日就在《总结经验,教育干部》中说,“我们是历史主义者”,并强调,“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
文艺的功能
文学艺术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究竟有些什么功能?我这里要说的,不是根据某种固定的观念认为它应当起什么作用,而是客观地根据它的实质和社会实践来进行考察。
2021-06-23
-
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党领导文艺运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前进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文化事业从衰微中奋起发展,从贫弱中走向强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1-06-22
-
重塑“新红色经典”的时代标准
红色经典是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时代记录,亦是对红色精神的内在赓续。
关键词:  红色经典2021-06-21
-
时代催生文学的现代化
在全国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我想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远大目标。
-
文学里的党史与党史中的文学
重视文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特色,不仅仅是中国,而中国尤其鲜明。
-
“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摘要:“意法论”是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批评方法,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在明代,至清初由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但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儒家和佛教经典解读的基础,以及文学批评史上对“法则”探讨的长期积累。
-
中国心灵的“永恒活火”——当代文学经典奠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当代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产生出许多优秀作品,其中一些已进入经典行列。
-
理论的吸纳、碰撞与探索
从20世纪直至今天,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推陈出新、如火如荼。
-
中共百年历史的巨大启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熠熠生辉,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中共百年历史2021-06-12
-
以诗情滋养心灵
核心阅读 人们把古老的经典诗词和鲜活的当下生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古典诗词在当代充满活力 今天的我们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目的不仅仅是熟读成诵,更重要的是涵养身心,敦品励行 应在忠于原作基础上合理阐发中国古典诗词,结合当下生活使之深入人心,为今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 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和丰富的情感记录,是我们代代承传的文化瑰宝。
-
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内容提要 在我们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有无数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
-
新文艺评论的事态、意态与情态
文艺评论既是内在思考,又是外显行为,同时还是体现二者之统一的思维成果。
关键词:  新文艺评论2021-06-09
-
作为文本分析方法论的“文史哲”:意图与框架
摘要 作为人(类)认知、思想与情感等文明成果的符号表达,文本蕴含的思想性、价值性与情感性机制是其得以历久弥新的根本。
-
论学术评价的价值尺度——兼谈“唯论文”问题的根源
摘要:学术评价的目的是发现学术成果的价值,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