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浅阅读、泛阅读走向深阅读
【经典书,细细读,读出海底万丈波】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三个层次,并明确指出,没有经过分析阅读,就没法理解一本书。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北京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
文化强国托起中国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文化建设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把握好四对“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提出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征程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文化强国2021-01-13
-
什么是民族艺术学的核心问题
民族艺术学的核心问题不是民族艺术学跻身艺术学门类学科成为其门下的一级学科问题。
-
现实主义的美学趣味终归是主流
今春我写了一篇探讨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偏正格局的文章,与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古代是古代、现当代是现当代的惯常做法不同,一并打通来处理,认为批评标准的偏正格局是古今一贯的。
-
数字时代提高全社会版权意识任重道远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版权保护、管理和运用密不可分。
-
新修《著作权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新修《著作权法》对文化产业来讲意义重大。
-
2021:我国版权保护事业将继续乘风破浪
编者按 难忘不凡的2020年成为过去,承载希望的2021年迎面而来。
-
开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新篇章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分析性思维
摘要:在中西比较的参照系下,直观感悟已成为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与特点的标签之一。
-
渐行渐远?——论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
一 大约是在十几年前,我有幸参加一个文学理论“峰会”。
-
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01-03
-
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2021-01-03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
“红色起点”创作研讨会发言摘登
发力“红色起点” 繁荣上海纪实文学创作 高韵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
-
新时代文艺的人民性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
模仿与反模仿:四十年来“文学苏军”接受外国文学资源的策略摭谈
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坛上,江苏作家群构成的“文学苏军”,创作实绩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古典转向”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古典转向”,是指以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国古典思想和审美传统为评价视域,阐发当代文本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促进其“经典化”的研究路向。
-
“小康叙事”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拓展
“小康”最早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