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职业道德大家谈
来源:文艺报 |   2021年09月03日08:53
关键词:职业道德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娱乐圈出现的违法违规、失德失范现象,近期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进行严厉整治,在全社会和文艺界引起积极反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文学界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新时代文艺的新风正气,特刊发作家谈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编 者

 

刘醒龙:1956年生,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凤凰琴》《天行者》。

近十年来,我迷上了在祖国山河中大范围行走。中国大地上极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的建成,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最直接的阐明。2016年夏天去塞罕坝采风后,写了《独木何以成林》,感慨于一代代的造林人,硬是以时代的风骨,用沙漠上那唯一的油松般的理想和一腔青春热血的实践,对独木不成林的古训赋予了新时代的阐释。也是这一年,顶着盛夏的烈日走完南水北调工程后,用一篇《寻找文学的绿水青山》记录下自己所认识的人间奇迹。不久之后,再用前前后后40天时间,从吴淞口到沱沱河,走完万里长江,写成一部《上上长江》;2021年夏天,搭乘一艘渔船,在南海上漂泊十余天,再写一部《天天南海》。这中间,还有对湖北省全省103个县市区有计划的走访与调研。2020年春天,用一部太多眼见为实的《如果来日方长》,写出亲身经历的武汉战“疫”,铭记这场属于全人类的伟大胜利。从体量上看,这些作品算不上是自己的代表作,作品所表达的倾向则是个人在这段时光中新的文学积淀,是自己没有辜负这个时代的明证。

生于时代,是一个人的命定。文学也是如此,任何想要跳出所处时代的意图,都是在滑天下之大稽。相较于各行各业,以在传统传承中创新创作为命脉的文学,对时代的高度敏感更是其职业特性。与时代同行,为时代立传,是一个作家必备的职业道德和文学品行。

从历史深处走进时代的文学,自然附带历史的所有困惑。作为文学中人的职业操守,关键在于面对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分得清哪些是能够成为引领的审美,并且知道如何做好审美的引领。在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这样的时代里创立并坚持与之契合的价值导向,用文学的方式,记录属于这个时代的亿万人民的理想,以及用亿万人民的理想创造出来的属于亿万人民的时代。

欧阳黔森:1965年生,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电视“金鹰奖”“飞天奖”获得者,代表作《雄关漫道》《伟大的转折》。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不良资本的裹挟下,一部分文艺领域从业者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流量艺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德行失范,失去了艺术的气节和风骨,忘记了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本分,甚至逾越法律底线,没有真正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界人士要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要求落到实处。

文以载道,艺以修身。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文艺工作者不能当观望者,而是要积极做行动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明辨是非、修身守正、担当作为中筑牢净化文艺生态的“护城河”。

要擦亮明辨是非之眼,将法律法规挺在前面,将公序良俗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挺在前面,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挺在前面,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挺在前面,做到守“底线”、明“红线”、知“边界”,坚决不碰法律法规的“高压线”。

要常养修身守正之德,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追求思想道德修养的卓越,在自尊自重、自珍自爱上下功夫,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上下功夫,在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上下功夫,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为社会作表率。

要强化担当作为之责,坚持行业引导、价值引领,积极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敢于发声、仗义执言,向流量至上说不,向低俗媚俗说不,向德行失范说不,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在抵制不良风气中弘扬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

王跃文:1962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大清相国》《漫水》。

作家的人品、文品和职业道德应该统一。职业道德决定作家为谁写、怎样写,人品决定文品的高下。作品见人品,言行见风德。三者倘相悖离,则作品足可怀疑。时间会对作家作品给出最客观的评价。文学史是公正的,也是无情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人品文品可嘉可风的作家颇多。周立波作为一代革命作家,终生都是党的文艺战士,他或为战地记者,或为抗日报纸编辑,或为鲁艺文学教员,或为随军秘书,或为土改队员,一切都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周立波1955年到1965年,10年间长期回故乡湖南益阳双溪村深入生活,有时在村里一住就是10个月,同乡亲们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和人民群众感情十分深厚。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也都是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作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家在书写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在书写自己的品格道德。沈从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切优秀作品的制作,离不了手与心,更重要的,也许还是培养手和心的“境”。沈从文先生所说的手,指的是作家的文学能力;所说的心,讲的是作家的品格道德。也就是说,作家要创作出好的作品,文学能力和品格道德都不可或缺;而同时,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自身的文学能力和品格道德也在被创造。

我在创作长篇小说《大清相国》的时候,阅读了与小说主人公陈廷敬相关的大量史料,这位先贤的品格修养、功业抱负和家国情怀使我深受教育。我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一股浩然之气常充盈于胸襟间,洗涤着我的灵魂。历史上评价陈廷敬“恪慎清勤,始终一节”。这八个字,我引为训诫以自律。所谓恪,就是守规矩,知戒惧,懂敬畏,特别是在文学价值确认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既讲开拓创新,又循中道而行;所谓慎,就是既在急难之时不畏葸,又时刻持临深履薄之心;所谓清,就是在名利面前清白,在是非面前清醒;所谓勤,就是在工作和创作中不懈怠,沉下心来辛勤耕耘。而所谓“始终一节”,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为人民群众奉献美好的精神食粮。

滕贞甫:1963年生,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代表作《战国红》《刀兵过》。

毋庸置疑,不同的生活体验会催生不同的作品,这是文学创作规律所致。作家大都是个体劳动,个体体验受环境、条件、行业等因素制约会有一定局限,如何给作家多创造一些深入生活、融入主流、拓宽视野的机会或平台,是作协团结引领作家必须重视的问题。应该说当代作家是幸运的,赶上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的重要节点,赶上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际会,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实践,这其中有多少感人故事值得书写,有多少宏大场景值得描绘,又有多少宝贵经验值得在文学上提纯,可以说,火热的生活给作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宝藏,关键是如何去把握,怎样去落笔。

多年来,辽宁省作协通过发挥主席团成员在创作上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作家把准时代脉搏,守正创新,大力书写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强音、匡正审美取向的主题创作作品。我们结合每年一届的辽宁全民读书节,组织作家创作了《我在辽宁等你》《百名作家百年礼赞》等主题图书,受到了读者欢迎。今年,我们倡导作协主席团成员采访书写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得到了积极响应,省作协副主席鲍尔吉·原野、周建新、林雪、于晓威、津子围、月关,主席团成员刘庆、女真、李铁、李轻松等都参与进来,可谓名家荟萃,阵容强大,采访的人物有“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党员、2019最美医生、辽宁好人等等,《辽宁文学》为此出版了纪实文学专刊。这些知名作家的表率作用为作协会员开展主题创作树立了榜样。

作家的职业道德也好,行业风气也罢,最终体现在作品上,嘴上冠冕堂皇,作品却低俗不堪,很难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流量与市场固然重要,但作家的本与魂任何时候都不可矮化,感受时代脉动是守正的前提,奉献立心铸魂之作是创新的目的,只要每个作家都能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秉持文学操守,笃定文学立场,作家职业道德之风就会清爽起来。

张培忠:1965年生,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代表作《文妖与先知》《人比月光美》。

文学事业是培根铸魂的事业,文学工作者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观念、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曾几何时,文艺界乱象丛生,“饭圈文化”甚嚣尘上,流量明星胆大妄为;极少数作家理想信念缺失、眼界太低胸襟太窄、粗制滥造欺世盗名。为规范文艺秩序,加强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多管齐下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首先要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为了谁、服务谁,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始终是文学事业的根本问题,广大作家要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底层生活,反映百姓忧乐,为人民抒怀,为时代画像。

其次要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文学创作,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之正,创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之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学实际相结合、继承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注重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始终以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接受不接受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再次要在立德树人上塑造新形象。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从事文学创作,关系经世致用,关系国运兴衰,关系世道人心。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理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能见利忘义、见风使舵,更不能颠倒黑白。要把祟德尚义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与为文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磨练、精神淬炼、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做一个既有雄心、又有能力的优秀作家,锲而不舍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李春雷:1968年生,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代表作《宝山》《朋友》。

过去,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后来,这顶桂冠也送给了包括我们作家在内的精神文明生产者。

细细想来,这顶桂冠虽然神圣,却更是一项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世界一体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与包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人群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正在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新异、越来越闪变。如何做好新时代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作家在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其实,自古以来,文学艺术便是建构社会意识和精神信仰的重器。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韩愈强调“文以载道”。当下,这个“道”,就是文明大道,就是现代文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载这个“道”。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俗话说:“琴棋书画,难学难通;吃喝嫖赌,无师自通。”养成良善的品德,像登山一样艰难;顺从恶劣的行径,像崩山一样迅速。

文学是从人类生命根部长出来的精神之树,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不动声色地影响人的内心,从而建构各种各样的情趣爱好,直至人生理想。

所以,作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神文明生产者,必须要严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情操;要告别狭窄浅薄、远离轻佻浮华,时时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处处慎独慎微慎财慎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格调高雅、格局开阔、气象宏伟的优秀作品。

李骏虎:1975年生,山西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前面就是麦季》《共赴国难》。

我们这一代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作家,尚未出现像“50后”的前辈们那样的大家和经典作品,但在文学教育上同样深受世界文学大师和经典名著的启蒙,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以载道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方向和个人修养。“作文先做人”,这是从青年时期选择和形成的——青年时期就像河流刚从源头寻找河道,方向确定就是一生流向。

在我的创作实践中,从题材的选择到思想的基础,坚持的第一个原则是爱国主义,这是每个有国家观念的人的基本情感,作家更应该是有底线和原则的人,爱国情感也是作家的道德底线。作家的影响力越大,越要彰显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不唯个人立场,更是读者的情感共鸣。伟大如托尔斯泰,在被恩格斯誉为最伟大的小说的《战争与和平》中,虽为历史题材,叙事角度亦未采取中间立场,在讲述俄国军队时,每每深情地称为“我军”,令人感佩。沈从文先生身后哀誉“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他一生不可谓不坎坷,然其作品无不深情讲述中国故事、乡土人情,赤子之心,不泯永续。

追求“长销还是畅销”,一度考验着作家的“操守”,至今依然是试金石。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印证了无论现实主义还是“先锋派”,只要是写中国精神、人类生存困境,都会成为人民热爱的精神食粮,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我年轻时曾偶然通过网络连载和书商运作出版过一本畅销小说《婚姻之痒》。其实,我的其他作品大都采取在刊物发表后再出版的传统方式。《婚姻之痒》后来被一位名导改编为电视剧,她希望我自己操刀,这样收入更高一些,我不愿因经济利益而使剧本技术伤害小说艺术,影响以后的艺术感觉,选择了收入最少的版权转让。不是玩清高,是为了坚守文学初心。

相对影视圈,资本怪兽尚未大规模入侵文学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作家在新时代更要担起使命,宣扬崇高,鞭挞丑恶,反对低俗,抵制拜金,坚守精神高地,引导人民的“三观”,杜绝不良文化侵蚀,彰显中国气派,讲好中国故事。

海飞:1971年生,浙江文学院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代表作《麻雀》《惊蛰》。

作为一名小说家,立德树人,方能守正出新。在文艺界浮现浮躁气象,各种“风”胡乱刮起的时候,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创作之心,就是立德树人,守正出新。

文学是人学。小说家可以有不同的文学观,文艺家可以有不同的文艺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没有正确的“三观”指引,写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作品。中国文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学气象,小说不仅是给国内读者看的,还是传达给世界的,告诉世人这是我们的精神面貌、艺术品位、人间气象。我从事小说创作20多年,写下了一系列红色题材的小说如《麻雀》《惊蛰》《向延安》等,并一如既往地挖掘着我们的革命史,研究着革命者的生平,见证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如何披荆斩棘,一步步从艰难走向辉煌。我策划并且组织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我是红小鬼》《烽火少年》《少年飞虎队》等优秀的系列儿童读物,让我们的在校学生、少年儿童了解我们的革命过往,正视我们的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

小说家的创作高度,取决于天赋和勤勉,以及机遇。但是所有作者进入创作状态的前提,应该立德、守正,不抄袭、不媚俗,不随大流,不低级趣味,弘扬正能量……同时,除了创作者,我还是一名文学工作者,在作协需要联络大批文学创作者,办刊办网,和小说家同行们交流创作心得。这更需要有一颗向上守正的心,要守住一名创作者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品位的创作底线。

马金莲:女,回族,1982年生,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代表作《马兰花开》《长河》。

我所成长的环境中的乡亲们就在言传身教中教给我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人活着,要本分、勤劳、善良,要懂得敬畏。他们这样说,也这样安身立命。而我外祖母的一句话更形象: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狼叼去没人管。

正是在这样的简单而朴素的底层劳动人民总结的真理熏陶下,我成长,做人,懂得了敬畏人和人的感情,敬畏勤劳、善良、勇敢、自强等美好的一切。上学时候勤学,走上工作岗位后敬业,一生要求自己做最正直的人,在文学道路上写最朴实的作品。我渴望把我从小就学到的这些品德写在作品里,影响和劝诫别人,文学作品有滋养心灵的作用,更应该有震撼和警醒效果。我渴望告诉读者,善良、正直、勤劳等美好的品德永不过时,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不可缺失的,人必须怀有足够的善良和敬畏之心在世间行走。我不在作品里宣传恶意搞怪、扮丑、色情、拜金、一味贪图享乐等价值观扭曲的内容,特别是不给孩子们以不健康的文字毒草,不污染孩子们的心灵。我的《长河》《数星星的孩子》《低处的父亲》《孤独树》等作品,除了因文学的要素打动人心,还有我倾注的情感和诚恳的真心。

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生活最踏实,这样的幸福才能细水长流,才能长长久久。我自己不但这样坚持,我所身在其中的西海固的作家群体,就是这样的一大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鲜有纷争、暗斗、互相伤害。坚守着平和、淳朴,踏踏实实写自己的文字,用最朴素的文字感动着自己,感化着他人。是以西海固文脉深厚,文学气息浓郁,文化氛围浓厚,西海固的父老乡亲们淳朴善良。

浮躁和喧嚣,始终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只有静水流深,才能走得平稳,走得长远,做人是这样,在文艺创作方面更是这样,只有勤劳的汗水才能灌溉出最甜美的果实,只有美好淳朴的品质才能代代相传,永不过时。

蒋胜男:女,1973年生,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芈月传》《燕云台》。

网络文学二十年,从寂寂无声,到如今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网络文学的创作,也从自娱娱人走到影响深远,正在进入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网络削平了所有的门槛,让每一个人都有同等机会去阅读,去创作,去打开另一片崭新的天地。许多有天分的创作者,可以在读者的鼓励下,一步步继续创作,真实地感受着那种来自读者的鼓励和共鸣。我们的所思所想,欢乐痛苦,千里之外有人能够和你同喜同悲,生当此时,是我们的幸运。所有网络文学创作者能够取得一点成绩,都要感谢这个时代。

时代赋予网络作家无限的可能,却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待。网络让创作从十年孤灯变成群体精神的共振共享,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文字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文艺作品还得对受众和作品本身负责。有责任感的网络创作者,应在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交往自由与社会责任、平等与互惠之间,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红利,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我们有义务要向读者向时代进行正能量的良好反馈。

我们所有网络作家要不忘初心,用自律坚守道德、信念和法规,严格遵守《中国作协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在写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公约》。要怀着对社会的责任、对艺术的敬畏去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用作品架设起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的桥梁,书写与表达我们这个美好的时代。

天蚕土豆:1989年生,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自由撰稿人,代表作《斗破苍穹》《武动乾坤》。

我从2008年开始创作,至今已有13年。在网络文学发展的20多年里,我很骄傲亲身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足迹,并参与了网络文学发展的实践,从最初在论坛发帖连载,到现在数字阅读与实体出版并存,动漫、影视、游戏等多方向改编,一个泛文娱产业已经诞生并且蓬勃发展,网络作家的队伍也增长迅速,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2020年,有关部门把网络作家纳入职称评审的范围,同时将品德放在了职称评价的首位。近段时间文娱圈的乱象,让身为网络作家的我,深深感到恪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实际创作中,我们要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反对抄袭剽窃、反对粗制滥造、抵制侵权盗版。

在写作态度上,我们要尊重读者,真诚写作,同时要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努力引领青少年积极向上。

在个人成长里,我们要坚持正确“三观”,恪守职业道德,遵守从业操守,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我们不仅要提高个人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还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更要谦虚地向老一辈作家学习,传承中华文脉。

我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是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让我们一起潜心创作,锐意创新,做一个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的网络作家,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董俊杰(骠骑):1978年生,自由撰稿人,网络作家,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代表作《太行血》《龙渊》。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

“自律”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

网络作家要坚持文化自信,更要自律自省。作品传播量越大,渠道越多,责任越大,作品越要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自觉抵制低俗,不能随波逐流,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在自律自省的同时,网络世界充满各种诱惑,网络世界并非法外之地,网络作家的“担当”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输出引导正能量,通过自己的作品书写壮丽的新时代,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歌颂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发挥网络作家直面读者的传播优势,积极传播主旋律正能量,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