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可感”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2023-09-18
-
《现代戏曲论稿》的跨学科视角与问题意识
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为重要,且一直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华丽篇章。
2023-09-18
-
艺术之美辉映科学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3-09-17
-
“少年保尔的拥抱”“冬妮娅的谎言”与“真理”的炼成
话剧与其他戏剧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几乎只借用于“对话”来推进剧情。
2023-09-15
-
解码“最中国”的抒情方式
与其他戏曲鉴赏类书籍不同,《中国戏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作者李楯不是职业演员,也非专业研究者。
2023-09-14
-
艺心百年 以美培元
日前,中国美术馆同人共同编辑完成的画册《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2023-09-14
-
主题电视剧创作的实践与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
2023-09-13
-
纪念照串成的时代风景
如果提起这些年摄影家书写的表现特定历史时期学生群体的图书,人们可能会想到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也可能会想到赵钢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生活的《我的大学》等相关题材的优秀图书。
2023-09-12
-
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
话剧《柳青》 生活无处不有,人民无处不在。
2023-09-11
-
戏曲研究的一声清唱
图为徐建国著《清宫武戏研究》 作为中国文艺的重要一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2023-09-09
-
独家 | 何以马蒂斯?
“在此之前,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2023-09-07
-
像家人一样守护和陪伴每一位剧作家
办好一本杂志不容易,几十年一如既往地办好一本杂志更是不容易。
2023-09-06
-
到生活中“打捞”剧本
剧作家李宝群 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作家要做人民的学生”,我体会,对剧作家而言就是要向人民学习,到生活中去“打捞”剧本。
2023-09-06
-
建设永远为人民绽放的影视百花园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影视艺术坚持为人民的宗旨,坚持源自人民生活、为了人民和服务于人民,焕发了新的生机,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精品佳作。
2023-09-04
-
新力量强,则中国电影强
对中国电影而言,新力量强,则电影强;新力量强,则电影事业前程似锦,充满希望。
2023-09-01
-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艺术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而京剧却面对着传统与创新的时代抉择。
2023-08-31
-
见人见事见精神
作为“社会和人类生存之镜”,“人”与“社会现实”无疑是纪录片的两大着眼点。
2023-08-30
-
人民史观下的历史小说创作
作家、编剧马伯庸 在进行历史小说创作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尽管历史小说属于虚构的文艺作品,但作为小说底层逻辑的历史观,必须要足够精准、透彻、合乎常理,才能让作品立得住脚。
2023-08-30
-
纪录片应给观众带来精神力量
在文化休闲方式极大丰富的当下,纪录片怎么跟网络直播、短视频、影视剧、游戏争取观众?关键在于把握住纪录片的主要竞争力——有干货,就是既要输出硬核知识,也要让观众从中受到启发。
2023-08-29
-
开拓戏曲艺术新境界
图为上海豫园内的古戏台和看廊。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