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海派”言说中发掘海派潜力
来源:文汇报 | 顾颖  2024年03月26日08:01

一段时间以来,对“海派”的争相言说,是沪上美术界的热点之一。

中华艺术宫的“何谓海派”系列,于2022年底拉开帷幕,尝试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梳理海派绘画的源流、内涵,阐述海派绘画的形成和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面对巨大历史变革时的顽强坚韧以及自我革新的力量。该系列在去年一年中推出四个专题大展,前后相继,将对“海派”的追问延续至2024年。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百川汇海——江浙沪皖海派绘画名家精品联展”,通过“何以海派”“何为海派”两大板块,系统向观众展示了海派绘画的缘起和面貌。

海派艺术馆推出的为期一年的“‘何止海派’近现代海派书画主题艺术展”,以史料、文字、图片与大量作品展示了海上画派跨越两个世纪的发展脉络。

这些直接以“海派”作为命题的展览,掀起一年多来沪上美术界海派话题的热潮,完成了一场面向社会大众的系统而成规模的海派美术以及海派文化的普及。

除此之外,各类以海派画家为中心的艺术文献展,以上海美专为代表的沪上早期现代美术教育机构的专题展,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海派美术的演绎。

为什么以“海派”之名对海派美术资源进行大张旗鼓地整理和传播会成为醒目的文化现象?

这当然首先是对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积极响应。“海派”,是上海标志性的文化形态之一,与上海之间已经形成明确的想象路径。海派美术作为与“海派”话题最早发生关联的艺术类型,有着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勇立潮头,拥有众多名家名作和无数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和演绎的故事,是“海派”文化资源的富矿,也是点亮海派文化标志的重要维度。因此,中华艺术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国上海画院等具有影响力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在上海提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结项之年,推出相当规模的展览,围绕“何谓海派”的主题,梳理海派美术历史,探讨海派绘画起源、整理名家作品文献、总结海派美术成就,既是近年来上海海派研究热潮的自然成果,也是努力参与并助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体现。

但同时,对“海派”身份的自我确认,对“海派”当下价值的积极探寻,可能更是艺术界热衷“海派”言说的内在原因。

“海派”之于上海,既带有自然生成的特点,也离不开人为的想象建构,它是经由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铸造,而被生活于这一方水土上人们所认可的标签。但要从随意的标签化使用转变为具有身份意义的标志,需要更为严谨的概念界定或至少实现逻辑上的自洽。

而“海派美术”界定的困难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她不是带有明显风格指向的画派,而是一个风格杂呈、兼容中西的熔炉,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现象。“海派无派”已是知识界、美术界心照不宣的认知。“派”之使用,其沿袭和随意的成分大于学科流派界定的成分。但“海派”之名又不是可以随意抹杀的,如有学者指出:“通过海派,中国古代的‘绘画(事)’转变成了现代艺术……这个意义非常重大,大到完全不能以艺术风格的画派能够解释甚至承受,大到在艺术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革命性质,根本无法绕开……”

但是,如果一个概念完全无法被认识及表述,其合法性便难免被质疑。面对这种言说的困难,追根溯源,跃出单纯的美术范畴,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海派绘画,探讨其形成发展之路,不失为一种有操作性的探究方法。所以一段时间以来美术界海派话题的聚集,不仅仅是业内对当下文化研究热点的响应,同时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适时作出的反身而诚、追根溯源的自我探寻,是在探寻中自证身份、再造辉煌的用心。

从画家的来源、社团的形成、艺术家群体的相互提携照拂,到书画市场的形成、现代美术教育的筚路蓝缕,再到成就融汇中西、雅俗共存的艺术氛围和包容开放、辐射全国的艺术高地,通过不同角度的梳理、展示,这些展览让观众看到“海派艺术”的形成之路、中国现代美术的孕育生成之路。无论“海派”这个概念在过去的诸多争论中是“贬”是“褒”,是狭隘偏狭的“自我陶醉”还是勇立潮头的“时代先锋”,她在被重新梳理的过程中,呈现出开放性的诠释维度。开放、包容、不拘成法、敢为人先、尊重市场、不避凡俗等等越来越多的价值被纳入“海派”的内涵,那个曾经被污名化的“海派”,实现了自我更新,在其不断生长的过程中,诸多判断不言自明。

有关“海派”概念的盲目新颖的定义不见得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但以史实、文献、作品为据而铺展开来的宏大叙事,带来了强有力的说服性的力量。她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引导观众走向那些难以被简单的定义局限的丰富的内容。这便在观众心中投下一个问号,引导他们去自行思考。如“何谓海派”大展的总策划陈翔所说,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重新审视海派绘画的新的视角,由此产生的新的价值认定必将会给今天的绘画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灵感和启迪”。

作为上海文化表征之一的“海派”,对大众而言,某种程度上停留于摩登、时尚、崇洋趋新等比较空泛的形容词,将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落实为具体艺术门类的发生、发展,艺术家群体的聚集、壮大,艺术高地的培育、扩展……将学术的探讨与面向公众的普及展示结合起来,将艺术史的梳理与海派文化的概念建构结合起来,将海派文化遗产的利用与打造城市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海派变得形象而具体。对于本地观众,她是值得骄傲的拥有丰富内涵的本土文化;对外地观众,她展示了上海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上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海派文化遗产的发掘和利用是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环节,但具体到这些文化遗产如何被激活成为切实可用的文化资源,这当中缺乏有效的推进手段和可操作的方式方法。一年多以来对海派美术资源的整理展示热潮,从美术的角度,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局限于美术领域文化遗产的梳理,但其中一些理念、角度、方法还是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比如,梳理和展示本身既是资源利用的基础,也是唤醒文化记忆与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环节;带着当下视角、观点、疑问的整理,会激发思考,带来突破,有效提升资源整理的价值;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梳理,使遗产资源显示出丰富的立面,不仅丰富了观众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也提升了遗产本身的价值……总之,这些整理展示,从美术这个角度,从细微处、实处落笔,将海派文化资源与当下海派标识的建构和打造富有成效地结合了起来。

随着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凸显,海派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洗刷污名,或比较优劣,其核心转向如何助力城市文化的生长,彰显城市精神品格。某种程度上,保持“海派”话题被不断地言说,优于一个明确的“海派”界定。难以言说呈现出的能量及其无限可能性,恰恰能够在无数次被言说、诠释的努力中,在新的可能性产生的等待中,发挥她的影响力。

(作者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