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温雅·灵动·细微

      温雅。

    2023-09-25

  • 青绿如许•相期以画

      山河之美,或青或绿,然而大好河山,何止“青绿”二字写得尽!以画的缤纷,呈现其多姿多彩,又何尝不美轮美奂。

    2023-09-23

  • 乘风而起 向阳生长

      近日,一部反映东北林业改革的现实主义电视剧《父辈的荣耀》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口碑热度持续走高。

    2023-09-22

  • 新型展陈方式的可行性探索

      数字博物馆概念大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的时间。

    2023-09-21

  • 从《今又〈雷雨〉》看经典的解读空间

      经典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被不断解读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023-09-21

  • 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是艺术吗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创造对抗网络(CAN)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模型纷纷上线。

    2023-09-20

  • 让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可感”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2023-09-18

  • 《现代戏曲论稿》的跨学科视角与问题意识

      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为重要,且一直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华丽篇章。

    2023-09-18

  • 艺术之美辉映科学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3-09-17

  • “少年保尔的拥抱”“冬妮娅的谎言”与“真理”的炼成

      话剧与其他戏剧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几乎只借用于“对话”来推进剧情。

    2023-09-15

  • 解码“最中国”的抒情方式

      与其他戏曲鉴赏类书籍不同,《中国戏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作者李楯不是职业演员,也非专业研究者。

    2023-09-14

  • 艺心百年 以美培元

      日前,中国美术馆同人共同编辑完成的画册《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2023-09-14

  • 主题电视剧创作的实践与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

    2023-09-13

  • 纪念照串成的时代风景

      如果提起这些年摄影家书写的表现特定历史时期学生群体的图书,人们可能会想到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也可能会想到赵钢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生活的《我的大学》等相关题材的优秀图书。

    2023-09-12

  • 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

      话剧《柳青》 生活无处不有,人民无处不在。

    2023-09-11

  • 戏曲研究的一声清唱

      图为徐建国著《清宫武戏研究》 作为中国文艺的重要一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2023-09-09

  • 独家 | 何以马蒂斯?

      “在此之前,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2023-09-07

  • 像家人一样守护和陪伴每一位剧作家

      办好一本杂志不容易,几十年一如既往地办好一本杂志更是不容易。

    2023-09-06

  • 到生活中“打捞”剧本

      剧作家李宝群 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作家要做人民的学生”,我体会,对剧作家而言就是要向人民学习,到生活中去“打捞”剧本。

    2023-09-06

  • 建设永远为人民绽放的影视百花园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影视艺术坚持为人民的宗旨,坚持源自人民生活、为了人民和服务于人民,焕发了新的生机,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精品佳作。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