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吉林艺术学院原创儿童剧《小英雄雨来》在京上演—— 真正的英雄不应被孩子们忘记
分享到: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初一   2019年11月06日16:34

儿童剧《小英雄雨来》剧照

“轻轻的还乡河,密密的芦苇荡……”伴随着动听的歌声,曾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的小英雄雨来在京亮相。10月30日,由吉林艺术学院担纲创作和演出的2019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原创儿童剧《小英雄雨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该剧特邀中国儿艺著名导演毛尔南为总导演,由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共同组成主创团队,来自吉林艺术学院的30余位师生,以艺术创新传承民族无畏精神。

《小英雄雨来》以作家管桦的小说为原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中国, 12岁的雨来解救八路军战士、与日本侵略者奋勇周旋的故事。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冷炎表示,“小雨来主要的精神在于‘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唯有在艺术作品中展现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才能将那个年代的英雄精神传承下来。 ”该剧制作人刘佩瑶也表示:“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英雄的形象来自游戏、动漫等虚拟世界。排演这部剧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区分偶像和英雄。革命先烈虽离他们远去,但真正的英雄不应被孩子们忘记。 ”

毛尔南特别谈道:“ 《小英雄雨来》之所以能和孩子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首先是题材好、故事好。具有带入感和体验感才能够捕捉儿童的心理感受并与孩子产生共鸣。其次,主题故事及台本语言充分体现了‘童心、童真、童趣’ ,契合现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诉求,充分体现了儿童剧的特点。另外,‘我是中国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这句响亮的台词,虽然出自孩子之口,却让几代人为之心动。最后,这部剧可以说是昨天的回忆、今天的感悟、明天的憧憬。它定格了一个人物,讲述了一段故事;聚焦了一段历史,展现了一种精神! ”

值得一提的是, 《小英雄雨来》虽然是吉林艺术学院在戏剧艺术创作中首次尝试儿童剧题材的一部作品,但该剧在剧情设计、语言表达、舞台表现、艺术创新等方面都有全新的尝试。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东航表示, 《小英雄雨来》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想政治课,是一次鲜活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次专业融合的实践性教学,也是一个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大课堂。吉艺师生寓教于演,将爱国情怀融入传统剧作,令作品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访谈更多

孙甘露:淬炼文学经典,攀登文艺高峰

“正是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孕育了上海的文学历史,孕育了上海的作家,使他们在激烈的变化中包容并蓄,并对时代的要求作出积极回应。”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银钟暗哑

本文是一篇以自然感悟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一次山间漫步的细腻记录,展现了银钟花的静美与山野的永恒韵律。

诗歌 | 后来(外四首)

不知道月光和泪光 哪盏先亮

诗歌 | 高梁铺行(外一首)

人站堤岸 仰首看不到这座楼阁,唯有 置身最高层,和它一起放目 才是看见了清晖阁

散文 | 河流一样的故乡

《长江本纪》

散文 | 夏意脩然

这是一组描写乡村夏天的散文诗,也是一组寄居乡村的心灵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