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在泰晤士河畔,杜丽娘遇见朱丽叶

      伦敦时间7月10日下午,莎士比亚环球剧场Underglobe展厅,昆曲演员张冉和张贝勒与英国演员和舞者带来跨界戏剧《简爱》。

    2025-07-11

  • 京话剧《网子》:一场艺术冒险创造传统文化破圈奇迹

      十年前,风雷京剧团以“曲线救国”的创新魄力,首创“京话剧”形式,推出“梨园三部曲”首部《网子》,试图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观众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京剧艺术。

    2025-07-07

  • 探寻《子弟书》的前世今生

      《子弟书史论》,耿柳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24年12月 子弟书是清乾隆时期产生的一种曲艺形式,由鼓词派生而来,以七言诗体韵文为主,内容多改编自戏曲或小说,因由满族八旗子弟所创,亦称“清音子弟书”。

    2025-07-07

  • 写有情、有戏、有技的“好剧本”

      闽剧《画网巾先生》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后,获奖作品在戏剧界引发关注与讨论。

    2025-07-07

  • 触碰百年前的那份滚烫

      《国际歌》再次响起,李大钊与陈独秀举拳宣誓的身影沉浸在雷鸣般的掌声中。

    2025-07-03

  • 《天下第一楼》:把旧酒有创意地装入新瓶

      如果说今年初亮相内地的粤语版话剧《天下第一楼》是在北方京味基础上的创新演绎,那么此番来到内地巡演的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则是实打实地对本土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025-07-03

  • 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反法西斯及红色题材系列演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02

  • 戏曲编剧:“传神写照”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典戏曲重“抒情”而不擅长叙事,人物塑造“类型化”,远不及西方戏剧刻画“圆形人物”的功力。

    2025-07-02

  • 戏曲曲艺演员跨界演出舞台剧

      梅花大鼓青年艺术家杨菲,在《小羊圈胡同》的舞台上把老舍笔下的虎妞演得活灵活现;和她对戏的“祥子”是北京市曲剧团演员王厚义,曾在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中玩转流行与摇滚;导演赵淼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中,更有专业京剧演员一展戏腔与身段…… 最近的演出市场上,戏曲、曲艺演员的“浓度”有点高。

    2025-06-30

  • 21世纪的杜丽娘沈丰英

      青春版《牡丹亭》中沈丰英饰演杜丽娘 2024年,白先勇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走进北京大学 我跟昆曲结缘甚早,抗战胜利后我在上海跟随家人在美琪大戏院看到梅兰芳与俞振飞合演《牡丹亭》中的一折《游园惊梦》,从此一根情索便把我跟昆曲紧紧绑在一起,冥冥中好像有一双命运之手推着我一步一步迈向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路上去。

    2025-06-30

  • 国话八部反法西斯题材和红色题材剧目将陆续上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纪念日期间推出系列演出,《铁流东进》《红色的起点》《哥本哈根》《物理学家》《三湾,那一夜》《死无葬身之地》《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八部话剧将于6月至10月上演。

    2025-06-29

  • 话剧《华罗庚的最后讲演》:探寻科学家的心灵轨迹与家国情怀

      话剧《华罗庚的最后讲演》剧照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40周年,由欧阳逸冰编剧、李伯男执导、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江苏人民艺术剧院)创排演出的话剧《华罗庚的最后讲演》近日首演。

    2025-06-27

  • 梅兰芳的“文人朋友圈”

      京剧《黛玉葬花》梅兰芳饰林黛玉 1959年,田汉致梅兰芳信。

    2025-06-27

  • 从延安出发

      “从延安出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戏剧晚会”剧照。

    2025-06-26

  • 一出好戏如何带热一个剧种

      近期,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结果揭晓。

    2025-06-26

  • 文学让我更加深刻地看待这个世界

      舞剧《青衣》剧照 史春阳 摄 2025年是舞剧《青衣》创排十周年,我非常荣幸受到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在系列文学艺术讲座“艺文讲坛”上分享了我以舞剧的方式对小说进行的改编创作。

    2025-06-25

  • 抓住了老舍小说的魂

      6月20日,由北京曲协和北京老舍文学院联袂打造的曲艺舞台剧《小羊圈胡同》在京首演,演出非常成功。

    2025-06-25

  • 两个人的戏剧,40年的沉淀

      话剧《洋麻将》最后一场谢幕时,主演濮存昕将手里的拐杖扔出去,结束了为期两周的演出。

    2025-06-24

  • 话剧《Amy张回到家乡》:“小镇做题家”被卡住的人生B面

      一个月的时间里,“蜻蜓计划——来自乌镇戏剧节青赛精选”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三部青年戏剧创作者的作品。

    2025-06-24

  • 严肃社会议题的戏剧呈现

      话剧《门第》改编自作家连谏的同名小说,2024年在青岛首演,2025年开启全国巡演,凭借对婚姻裂痕的深刻揭示与极具创意的舞台表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2025-06-24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