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蒙古剧《乌日苏勒图》打造草原新经典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艺 戏  2018年06月21日08:49

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创排的蒙古剧《乌日苏勒图》,于6月2日、3日晚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参加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该剧诠释“爱情没有国界”,讴歌人间真情和爱情。乌珠穆沁长调民歌的独特魅力、乌珠穆沁服装特有的风格及细腻的缝制手艺,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草原画卷。

演出结束后,赵伟明、谢柏梁、姜彤林、王亚勋、李志远、陈卓等戏曲界专家点评了《乌日苏勒图》。专家们指出,该剧充分运用了长调、短调、呼麦、民歌等极具蒙古族特点的音乐形式,结合蒙古族的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由一匹团尾马引发的爱情故事,整体令人赏心悦目,极具美感。演员的演唱水平高、情绪饱满、音质纯正。剧目布景及舞蹈具有较强的民族特点和剧种特色,尤其是表现男女主人公恋爱时的夜景时,草原辽阔的景象得到了很好展现。在团尾马的作用与艺术表达方式、电子乐与民族音乐的调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等问题上,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建队于1958年,60年来先后创作500余支舞蹈、900余首歌曲以及120余部曲艺、小品、相声作品,共获国家级奖励38项、自治区级奖项260多个、盟级奖项430多个,并向有关文艺团体及艺术学校输送人才150余名。在内蒙古全区乌兰牧骑评估中,该团队连续六次被评为“一类乌兰牧骑”,参加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全盟乌兰牧骑会演并多次荣获“团体金银奖”“集体一专多能奖”“组织奖”等。作为全区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赴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蒙古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目前该团队已在国内外演出达2700余场次,观众约65万人次。

《乌日苏勒图》的演出得到了首都观众的好评。有观众表示:“这个戏好听、好看。特别是里面的音乐,比如呼麦、长调,让人过耳难忘。”微信公众号“新影戏曲台”在演出前发表了导赏文章《骏马,长调,爱情:关于草原的美好想象,可能都在这个戏里》,介绍了剧情、剧团及该剧的创排演等相关情况。

访谈更多

《超低空飞行》:呈现怎样的文学现场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作家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他透过一个个写作者(他者与自己),以批评者之姿态贴近、观察文学现场,以写作者之本能参与、表达文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