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宋瓷鸡哨
分享到:
来源:内蒙古日报 | 王继军  2016年08月09日11:54

我收藏的两只宋代的瓷质鸡哨(如图),不但形状上均为站立的鸡形,而且大小、重量也几无二致:高和宽均为5厘米,厚度2厘米,各重17.9克、18.1克。从外表看,鸡哨成对完整,小巧玲珑,左右两侧从鸡头到鸡身部位绘有凸起的对称纹,分别表示鸡的眼睛及翅膀与尾巴;脊背部位留有小孔,用来穿线悬挂到儿童脖子上。从顶部看,鸡哨为中空结构,头部开孔,与右下腹的圆孔相连,用于吹气时空气流通。唯一不同的是两只鸡哨的胎釉,一为青釉,一为酱釉,色彩对比强烈而鲜明。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虽历经千年,通过口沿的孔洞吹哨,声音依然清晰可闻。纵观造型,尽管其工艺简单,属古代窑匠随手捏制,但品相完整,古拙可爱,实为难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鸡哨凹陷处及内部残留土沁,愈发显示瓷器高古,具备典型的出土物特征。

宋瓷的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中国瓷器中最顶尖的代表。这个时期的器型丰富多彩,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从碗、盘、壶、罐,到盒、炉、枕、砚与水注等,不一而足。与宫廷用瓷的端庄典雅、雍容华贵不同,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这一对鸡哨釉色清丽,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充分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鸡”与“吉”谐音,也象征着古人对吉祥如意的美好向往。 

访谈更多

当你去感受故乡时,恰是感受到自己的时刻

近日,“梁庄三部曲”的作者梁鸿,诗人、作家陈年喜在活动中分享了他们关于“故乡”的写作,以及文学与故乡、人与故乡的关系等的感受或看法。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走不出七月(组诗)

靠七月最近的几天,蒲扇下的方言,与蝉鸣也靠得很近——

散文 | 惊叹于鸟

偌大的翡翠湖,行走在任意一个角落里,都是惬意满满的。当然,还有鸟儿们的陪伴。

散文 | 一个人的遥远

此心安处,无需他求

诗歌 | 丝绸之路(诗五首)

叮当 丝绸的魂魄 仍在亚欧大陆的血管里 铮铮作响……

随笔杂谈 | 舌尖上的“加法”陷阱

《舌尖上的 “加法” 陷阱》深入揭示现代饮食领域普遍存在的过度加工现象及其负面影响。文章以菜市场、饭店、超市、宴席等多个与日常饮食紧密相关的场景为切入点,生动展现当下饮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