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帆:“历史化”的构想与矛盾
一 我于2019年发表论文《论文学批评与“历史”概念》,考察文学批评之中“历史”概念累积的不同涵义。
-
丁帆:批评家与评论家的灵感
柏拉图的“灵感说”似乎就是建立在“神灵附体”的诗学基础上的眩惑之论,与中国文论中的“妙悟”“顿悟”亦是相通的,其目的都是想寻觅到一条通往诗学道路的金钥匙。
-
与时代对话:我的批评观
李松睿,1983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博士学位。
-
刘汀:城市叙事与文学地理学
百年来,在中国文学领域中,乡土文学蔚为大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面临启蒙、救亡、改革的严峻历史大问题,还是面对有关个人生活的小问题,乡土文学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中国文学的实践和社会生活变革。
2020-03-17
-
出版社为何青睐年度好书评选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武汉方舱医院那位躺在病床上安静看书的年轻读者,告诉了我们答案:阅读能为我们打开一扇门。
-
当前现实题材创作艺术提高的一个“硬核”话题
回溯以鲁迅为旗帜的现代文学新军和肇始于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全国规模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学大军走过来的历史行程,我们会发现,这个文学史行程,和我国现代革命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改革、完善的发展史,几乎是重合的。
-
记录生命经历的磨难悲苦,更要书写人性的温暖和闪光
诚如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诗里写的:“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
“80后”作家研究:质疑、出路与价值
摘要: “80后”文学是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但相关的研究还遭受着诸多质疑,这种代际划分方式的合理性亟待论证。
2020-03-11
-
重提一种新的女性写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有了飞跃发展。
关键词:  女性写作2020-03-09
-
疫情之下中国诗歌的态度:书写生命 拒绝假和伪
编辑手记 诗歌,在这个全民抗疫的春天里,成为不少人表达情感的载体。
-
当下女性写作中的性别意识
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语境中,“性别意识”特指“女性意识”,是女性在获得性别认同的前提下,将自己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的主体意识。
2020-03-06
-
微暗的火与勇敢的心
文学不仅是记录普通社会人生的微暗的火,也是与命运搏斗的每一位平凡英雄所拥有的勇敢的心。
2020-03-06
-
抗击疫情与文学创作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从武汉引发并迅速蔓延开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020-03-04
-
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当下提到报告文学,总将其与“非虚构”对标,使二者互为假想敌。
2020-03-02
-
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当下提到报告文学,总将其与“非虚构”对标,使二者互为假想敌。
-
内心屏蔽:新世纪文学的外向化趋势
摘要:新世纪文学在整体上表现出外向化的趋势。
-
举起探照灯,挑战的是作家能否看清灯光外那片沉默之海
因为职业关系,作为编辑的我常把自己比成一位渔夫,坐在稿件河流的岸边苦苦垂钓,希望能够寻觅到一尾尾令人心动的小说之鱼。
-
“现实”的可能性
小说书写现实、书写生活在诸多的文学爱好者、批评家和作家那里几乎是一个完全“自明”的、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它自动呈前,如同我们不必追问呼吸一样。
2020-02-28
-
谈文学生活
一 关于文学的意义或者目的,普遍的定义是作家作品——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020-02-28
-
王春林:当下短篇小说在“以实写虚”方面的得失
一般来说,我们往往会从文体的角度出发,把小说这一文学家族依照内容的丰厚与否以及篇幅的大小区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