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写的诗,算不算“作品”
与人工智能不同,诗人总想表达着什么 有这样一句诗,“阳光失了玻璃窗”。
-
人工智能写作是一面镜子
一 小封是谁? 一位忠实的新闻从业者?一个公司老板眼中的好员工?一位勤奋学习努力写作的当代诗人?…… 他没有父母,没有家庭,没有籍贯……依此推导,也没有身份证号,没有银行账户,没有社保,没有缴纳三险一金……目前来看,也没有伴侣和子嗣。
-
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主体还是工具
人工智能的争议正在急剧升温。
-
吞噬一切的怪兽或劳动者——关于现实主义的思考之一
一 毫无疑问,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具歧义、争讼不断的文学概念之一。
-
洪子诚 戴锦华 贺桂梅 毛尖: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与文学经典
内容摘要 由于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文学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个人成长经历中的“秘密”,也勾连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社会氛围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
-
喻向午:当下文学的尊严与自信
近些年,相对于火爆的网络文学,曾经风光无限的严肃文学处境着实有些尴尬。
-
当下女性写作的现状与局限
近年来,女性写作呈井喷之势,很多作家不约而同地来表现这一主题。
-
多媒体时代的文学与影视
一、影视界现状。
2020-01-10
-
诗人散文研究:值得开掘的学术富矿
诗人写散文,在中外文学史上代不乏人,已形成悠久传统。
2020-01-09
-
刘秀娟:文学批评,面对生活和人性发言
对于“文学批评有效性”的讨论,几乎贯穿了新世纪以后的文学批评实践,这个话题的热度本身,既带有文学评论家的自省与反思,呼吁更加健康的生态和新的构建,同时也是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段、面对更加复杂的文化景观之后,必然的不适和焦虑。
-
把握时代脉搏 讲好乡村故事
作家是干什么的?作家就是讲故事的人,但作家更要努力成为一个真实的生活者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2020-01-08
-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软件”升级
一片旷野,满目疮痍,宛若一个巨大的泥淖。
2020-01-08
-
徐兆寿:乡土文化何以复兴
所谓乡土文化的复兴,实际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2020-01-07
-
聂还贵:报告文学与文学报告
报告文学的天空,似乎一直飘忽有一团雾岚,模糊着人们的阅读视线。
2020-01-07
-
当代文学与“新人叙事”
狭义的“新人”,指的是特定文学史时期的特殊艺术形象。
2020-01-06
-
乡村里来了个年轻人
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没有哪一种生活是“终极”的值得追求的生活。
-
科幻写作中的新人形象:迥乎常人,本乎常情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如何借助对于科技的理解,对未来的推演,来塑造新人形象,又如何通过共情共感的艺术表现力来呼应时代精神,召唤出现实中的新人,这将是横亘在每一个科幻写作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
文学“新人”形象的可能性
我想象中的“新人形象”,除了有着浓郁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憧憬之外,它还应该像一根避雷针那样,矗立在当代中国现实的土壤上。
-
阳光道与独木桥
这个时代,电影技术、影像感知力等表现手段日新月异,电影业日益成熟,它甚至给小说叙事带来新的审美影响。
2020-01-03
-
小说的影视化之路
关于文学如何介入大众视野,这像河流一样,河流的方向都是顺势而为。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