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温故】五月,花开无声,云聚云散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24年05月31日18:00

编者的话

五月选载好文不少,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陈子善《新发现张爱玲致林玉手札初探》一文。林玉赴法留学期间与张爱玲多次通信,她的求教得到了耐心的回应。林的去信或已不存,三封留存下来的回信得以发现,对张学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如陈子善所言,张爱玲对《金锁记》与《怨女》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做说明。新发现信札中对此略有提及,这“很难得,也很重要”。陈子善认为,这三通信札是近八九年来张爱玲手札发掘的“最大收获”,亦可部分地改变人们对张后期不愿与外界接触的片面看法。

“弟文思迟拙,实在应付不开,而索者又颇韧性……”陈铃《“文债寻常还不尽”:茅盾致牧野的一封佚信》发掘出茅盾佚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常见的“拖稿者”茅盾。面对拖稿、欠稿、延期发稿,茅盾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故事在文中清晰可见。吴荪甫真是被“世界经济恐慌”击垮的吗?吴荪甫的失败与小说所写的民族工业困境是完全一致的吗?妥佳宁《<子夜>中的资产阶级何以民族、经济危机何以世界?》是另一篇茅盾研究的佳作,文章从无疑处生疑,将经济史与文本细节互参互渗,获取了不少新的认识,可供细细研读。

王干《编辑如云》和刘心武《茹志鹃对我的鼓励》都记述了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点滴情谊——前辈和后进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同代人之间。尤其是王文中写下的编辑往事,再次提示了编辑之于创作的重要价值。云聚云散,花开无声,编辑视角极易被忽视,却藏有深厚、静谧的力量。本月末,被誉为“京城四大名编”之一的张守仁先生逝世,他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其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深刻影响了当代文学的面貌。我们深切缅怀大编辑家张守仁先生。

5月7日是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教育家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追念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重要贡献,多单位联合举办《王瑶画传》新书发布会与“王瑶和他的世界”专题展。陈平原在画传序言《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一文中写到,“除了学术贡献,王瑶更因其独特的思想探索、隽永的表达方式以及跌宕起伏的命运,成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备受研究者关注。有学问,但并不囿于学术;有理想,但不一定能落实;有探索,但不见得很成功——王瑶的道路,在20世纪中国极具代表性。”王瑶先生的文学研究道路在今天仍将给予后学诸多启示。

除以上文章外,戴建业《在诗词中品味生活的诗情》、霍俊明《孟浩然的隐士之旅》也是本月选载中可读性强的漫谈文章。两位作者都关注到孟浩然,这个心中鼓荡着诗情的诗人,在漫漫长夜中完成了自己的壮阔行旅。夏日已至,随“孟浩然们”的诗迹感悟诗思、发现诗趣,我们在激活那些沉睡的古诗词的旅程中,亦把日常赋予了诗意。

青年节前后,有大数据统计显示当下青年最爱的当代作家是“很有诗意”的史铁生。那个曾经徘徊在公园深处的人,被新时代的年轻人托举起来。我们也于本月选载了青年史铁生研究者顾林的《史铁生文学经典化历程初探》一文,顾林认为,史铁生一直身处时代的潮流和文学的潮流之中,但又始终与潮流无意识或自觉地保持着距离。这个文学世界的“独行者”是为何、如何从文字与思想层面建立起与年轻读者的“血肉联系”,或许是今天文学研究必须直面的问题之一。

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陈泽宇

2024年5月31日

5月31日

秦硕 | 鲁迅手稿补遗一页

5月30日

尧育飞 |  “吾其将狂矣”:钱钟书日记精神之一端

5月29日

战玉冰 |  1896,“福尔摩斯”在中国

5月28日

陈子善 | 新发现张爱玲致林玉手札初探

5月27日

曹思宇 |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与中国革命

5月24日

陈铃 |  “文债寻常还不尽”:茅盾致牧野的一封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