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文学作家英娃:我是运河女儿 也是环境教育的耕耘者
分享到:
来源:大运河传播(百度号) | 吴阳 席聪聪  2022年10月08日09:19

“有些人一生都不懂得该如何对待一棵树、一根草、一滴水和一个动物,而孩子们却很容易明白万物的秘密。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森林、草原、动物和河流,人类将面临什么?”

作为红星新闻的“大江大河推荐官”,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英娃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孩子通过绿色阅读,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树立万物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观念。

英娃从2000年开始从事生态儿童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生态童话绘本、桥梁故事书70多册,长篇生态童话、小说等20多部。在英娃看来,通过绿色阅读,可以使儿童充分体验自己是大地的孩子、大自然的一员,这是爱的教育,更是生命教育。“让孩子心存敬畏,在大自然的美与爱中学会播种爱,成长为一个正义、博爱、有担当、积极向上的人。”

之所以选择生态作为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英娃说,这与她在环保领域的工作经历有关。多年前,英娃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环境教育》的一名编辑,这份工作让她真实地了解到我们正在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身为一名环境教育的耕耘者,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她想到创作自己擅长的童话故事,通过以生态为主题的大自然童话向孩子们阐释各种环境问题,引导孩子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小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英娃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进入创作阶段后,她的内心充满了自信和激情。而这份激情也转化为了英娃源源不断的创作力——二十多年来,英娃已经出版《神奇绿色营》《白雪图书馆》《温妮的花园》等生态儿童文学作品两百多万字,成为我国生态儿童文学领域的开拓者。这一切的背后,是英娃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更是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期盼。

在英娃的作品中,童话故事《鱼鹰王》《不太平的南湖》《再见!萤火虫》等都以运河和运河湿地为创作背景,为孩子们讲述保护江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事实上,英娃对大运河有着尤为特殊的情感。英娃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是运河女儿,京杭大运河是我心中的母亲河,她给予我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作为红星新闻“大江大河推荐官”,英娃毫不犹豫选择向读者推荐京杭大运河。英娃说,无论是曾经生活了多年的故乡山东枣庄,还是奋斗了多年的第二故乡北京,大运河始终陪伴她成长。“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家乡枣庄和北京的纽带,更是我精神的寄托。”

运河缓缓流淌千年,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航运通道。英娃的家乡就在大运河边的山东枣庄。京杭大运河山东枣庄段,全长约94公里,流域面积1828平方公里。自1604年开通后,是江北地区唯一没有断航过的大运河主航道,至今仍是南北航运的重要枢纽,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

河流滋养了一座城市的发展,也培育一座城市的文化。谈及运河留给家乡的烙印,英娃说:“我的家乡很美,有人爱它的古朴沧桑,也有人沉醉于水乡的柔情,但更多的人珍惜这座大运河文化积淀的运河之城。”

“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被传承下来,家乡的人们也在积极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的宝贵遗产,展现新时代大运河的新风貌。”英娃有一个期待,未来,运河之美,因水而生;运河文化,依水绵延。

访谈更多

吕进、魏巍:当代新诗的语言美学

“诗家语的‘不变’在于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追求,‘变’则体现为对当下经验的敏锐捕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绸衾的梦(诗三首)

每一场忧患,都赶着了 窥探梦海,十分深渊和庞杂 不妨, 赶一趟春心荡漾 迷惘和困境,总是那么清晰

散文 | 武汉江滩的昼夜诗笺

那浩荡的江水,如同大地奔腾的血脉,裹挟着昼夜的诗篇、烟火的记忆、钢铁的传奇,以及无数如我般渺小灵魂的呼吸与凝望,向着永恒的地平线,向着永不枯竭的晨光,奔涌,不息。

散文 | 汉江夏日

晴天的汉江明媚,雨天的汉江朦胧,雨后的汉江清新,夏日的汉江传神而美丽。

散文 | 青青丝瓜种清欢

“老我但知閒是好,丝瓜藤下枕书眠。”。坐在丝瓜架的绿荫下,清风悠悠,绿波荡漾,黄花灿灿。或读书,或品茗,或闲聊;累了,嗅一嗅淡雅的黄花,摘一根从青藤绿叶间垂下细腰纤纤的丝

诗歌 | 《北方以北》(组诗)

大雪隐入通往平原的路径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长满山坡,目睹 北风摇晃出岁月深处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