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对话何建明:浦东是中国驶向世界中心未来的“船头”
来源:青年报 | 郦亮  2021年08月20日14:40

 

最近这几年,何建明应该是上海读者最熟悉的作家之一了,因为他写了一系列观察上海的报告文学,有写龙华烈士的《革命者》,有写防疫经验的《第一时间——写在春天的上海报告》《上海表情》等。他甚至已经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报告文学工作室。而这一切的缘起应该是2019年的那部《浦东史诗》。

2019年的一天,记者在上海中心大厦最高层的云间大厅聆听何建明朗诵自己《浦东史诗》中的篇章。诗人多是感性的,但如此动情的作家还是很少见。或许,正是浦东的沧桑巨变激发了何建明的诗情。

“白天的上海异常晴朗与温暖,明媚春光下的浦江两岸,那种美丽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形容,甚至会让人想用跪拜的方式,来向这个城市、这个时代和我们伟大的国家致敬,但似乎即便如此,仍不能彻底释怀内心的情感。”在2018年3月4日的日记中,何建明写下了上面这段话。这是《浦东史诗》的缘起,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诗意的开端。

在何建明看来,浦东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的天地,唯有史诗语言才能表达对她的敬意。何建明告诉记者,陆家嘴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像一首没有标点的长诗,更像一曲如支支春笋般破土而出的现代化建筑交响乐章,每时每刻都演奏着优美旋律。“很多人看到了高楼大厦,看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灿烂伟大,更应该看到的是上海人、中国人在建设过程中的智慧与科技的力量、国家的精神。”

何建明从来都是一个擅长以小见大、注明细节的作家。比如在《浦东史诗》中,何建明就重点写了五幢建筑,从建筑去讲浦东的故事。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自不必说,在作家为浦东树立的地标中,还有一座十层高、不起眼的“由由”。“由由饭店”是严桥乡农民自己盖起的当时的浦东最高楼。田字出头就是“由”,浦东开发开放让农民登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舞台。何建明说,“由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城市的开发建设可以让这片土地的所有人共享,而不是被城市化冲垮。

在《浦东史诗》中,何建明纠正了过去可能被误解的上海,“浦东毫无疑问应当成为人类一段卓越的历史,而且是一段充满激情、浪漫和具有浓浓上海味道的历史。上海人绝不是软绵绵的,上海人的骨子里是坚硬和坚强的,他们目标清晰、信念坚定,认准方向和道路,在心头就笃定下来了,不会轻易改变。这样的信仰和意志,在浦东开发建设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如果让我打个比方,浦东是中国驶向世界中心未来的船头。站在船头,你就有乘风破浪之感。船头代表着方向,需要我们做出判断。船头瞄准的地方,可能有暗礁、险滩。正如过去30年来浦东人、上海人凭借智慧与干劲闯过的一样,未来,这个‘船头’对上海、对中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您为什么要书写浦东?

何建明:用文学作品表现、反映时代的进步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我认为,中国文学若想要在21世纪有所发展,有所高潮,有所成就,要将目光投向城市,不能总是流连于乡土。在浦东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二三十年的发展里浓缩了无限的可能。这么丰富的生活扑面而来,作家怎么能无动于衷,不在心中产生书写的激情?

在我正式接手写浦东的时候,先走了一圈新浦东,那种震撼一直在激荡着我的心。同时,我也一直在观察:包括最繁荣的陆家嘴金融区在内,仍然有无数正在建设的工地和楼宇,仍有巨大的空间留白在浦东金桥,铁丝网后的外高桥,尤其是通向辽阔海岸线的临港地区,尚有成片的规划之中和尚未规划的区域。这让我特别兴奋和激动,因为那些空间和留白,使人浮想联翩:它们是我们的子孙们可以发挥智慧和能力的地方,它们是真正伟大的“上海”。

记者:如果要说浦东的气质和品格,您觉得最突出的是什么?

何建明:浦东是上海的浦东,浦东的气质品格其实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品格。过去人们对上海的固有印象是精明、精致、精细,如今我认为是大气、大手笔、大情怀,从开始时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三通一平”、招商引资、在一张白纸上勾勒最初的线条,到持续多年的高歌猛进,各项事业和产业的规模层次都得到飞速提升,这一路的变化离不开他们的推动和努力。近30年来,浦东如同沧海桑田发生巨变。再也不会有人说“那是浦东,不是上海”,恰恰相反,浦东打上了上海改革开放的鲜明印记,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一张王牌”。

记者:《浦东史诗》中,你对“上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将“上海”这个名词解释成为一个动词。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重新命名?

何建明:“上海”二字,如果从上海方言其意来阐述,就会发现,它隐含着另一层先人早已明了的大格局、大气魄和大高远——“上海”由“上”与“海”二字构成。“海”,当然是指大海。“上”字的意思就多了,除了表示方位,它还可以被当作动词和动作,可以理解成我们的祖先见了大海想去寻找远方的“诗”的向往和驱动。海来啦,我们上海去吧!

所以,我认为,“上海”,其实就是我们祖先面对大海的一种态度,一种乘风破浪而勇敢迎去的态度;就是我们祖先面对蓝色的无垠大海的一种向往、一种需求、一种对美好和未来的志愿及理想。而我所认识的“上海”这一含意,是因为只有到了浦东开发开放、大上海成为今天这模样,我们需要重新出海、朝着世界舞台中心走去的时候,我们才重新真切理解祖先赋予“上海”这地名的真正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