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秒钟》仍在热映 《坚如磐石》《悬崖之上》等待上映即将开拍新片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劳模”张艺谋:时不我待,佳作未成,越忙越充实
来源:北京青年报 | 肖扬  2020年12月05日07:48

70岁的张艺谋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工作,12月4日,一组张艺谋在东北雪山勘景的现场图曝光,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张艺谋与合作多年的摄影指导赵小丁、美术指导林木在为即将开拍的新片选景。据悉,张艺谋新片将讲述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故事。

《一秒钟》仍在热映,《坚如磐石》《悬崖之上》等待上映,加上这部即将开拍的新片,三年四部,张艺谋导演真是称得上最佳劳模。他曾经笑言自己可能是中国最忙的导演:“如果没有一个新的电影项目在运作,就觉得自己在虚度。还有些其他的事情,比如一些大型活动、舞台剧,我都尽量抽时间参与。电影是每一秒构成的,人生也是每一秒、每一秒那样过的,一秒就是一瞬间,一部电影也是一瞬间,我们漫长的生命也是一瞬间,地球几十亿年的生命也是一瞬间。时间就是这样,一秒钟或者无限,都是生命绽放的形式。对导演来说,认真对待每一秒钟,拍好电影的每一秒,其实也是你生命的每一秒,让它绽放,让它充实。”

宝刀不老 三年四部电影 新作聚焦抗美援朝

张艺谋曾经做过一份个人价值诊断测试,测试结果非常贴合他:一是能量值超高;二是自我期许极高,持续压榨自我。这就不难理解张艺谋为何在现今70岁的年龄依然有着密集的创作时间表,因为他能耐得住工作的寂寞,却耐不住休养生息、无事可做的寂寞。

12月4日,一组张艺谋东北雪地勘景图曝光,照片中张艺谋身着厚重的羽绒服、羽绒裤,戴着皮制棒球帽和皮手套,目光锐利。随勘景图同时曝光了一段勘景视频,视频里,张艺谋不时与摄影指导赵小丁、美术指导林木交流,亲身示范场景效果,构思影片画面,精气神十足。

此次张艺谋新作将视线投向了战场,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故事,而对话中频繁提及“战壕、士兵”等词汇,也可以让人直观感受到这部筹备中的作品将有大量战争场面与枪战元素。这也是张艺谋首次尝试抗美援朝题材影片,前往东北取景,在最接近历史的土地拍摄最真诚的故事,通过电影重现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军备力量差异悬殊的条件下顽强作战的英姿和风采,记录历史,感怀英烈。据悉,此次勘景结束后,影片近日即将开机,但演员阵容暂未公开。

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导演三年来的第四部作品,继《悬崖之下》在雪乡历时159天结束拍摄、6月电影《坚如磐石》发布首支预告、11月27日影片《一秒钟》上映后,此次新作即将开拍,三年四部戏的张艺谋堪称业界“劳模”。勘景视频中,张艺谋导演的勤奋与敬业也可见一斑,不仅讲戏演示亲自上阵,每一个场景他都要实地看过才放心,对道具的要求更是堪称严苛,“要是所有人看了都说好(的程度)”。

除了勤奋与敬业,业界“劳模”张艺谋的超强作息也一直为人称道。在《一秒钟》的首映礼上,张译就分享过对导演精力的钦佩与赞叹:“导演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四个小时,但在沙漠上勘景时走得比年轻人还快。”此次张艺谋在东北严寒的天气条件下依旧精力旺盛勘景的样子,被不少网友亲切称为“导演界永动机”,更有人表示“20岁的我输给了70岁的导演”。

畅谈创作 电影容易拍 好电影很难拍

去年张艺谋获颁第三届平遥影展“卧虎藏龙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奖”,并在影展上举办了大师班,畅谈了自己对电影的热爱。

张艺谋讲述说,他在28岁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才爱上了电影,“电影是有魔法的”。张艺谋表示因为年轻时的经历,自己总想着不要虚度光阴,所以也成就了现在的状态——每年都想着拍新片,永远有强烈的紧迫感,总觉得时不我待,佳作未成。对他而言,越忙反倒越充实。

虽然跨界很多,但是张艺谋说自己最爱的还是电影,电影的创作过程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可能自己不会干别的,只会拍电影”。而他拍电影的初衷也很简单:不为名利,只是单纯的喜欢。“我们常常开玩笑自嘲说,像我们这些导演,除了拍电影啥也干不了,但是其实你内心也有一种精神和强大的声音在促使你去做。很多来看我们拍电影的人,尤其第一次来看的人,看了两天以后总是感叹,‘你做这事干啥呀,太难了’,但是每一个导演心中总是有一团燃烧的火。其实有些电影拍出来无人问津,很多年轻导演不断地遭受挫折,但是你看他心中那团火不会熄灭,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张艺谋说只要身体好,时间允许,他是愿意拼命工作的人,“我就是喜欢拍电影,我像年轻人一样,希望下一部电影更好,希望可以拍好电影。我越来越觉得,好电影是非常神圣的一个词,电影容易拍,好电影很难拍。”

回顾往昔 表现独特性 寻求突破的动力未变

张艺谋看似严谨沉稳,但是在创作上却又极为大胆。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可谓石破天惊,现今回忆起来,张艺谋说自己能拍出这部电影首先要感谢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那个时代是百废待兴,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时代,有大量的文学作品、美术、诗歌,所以电影呈现了某种比我们自己年龄更丰富的一种思考,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其次,张艺谋认为处女作跟导演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自己的性格迄今为止还是希望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总希望有创新,希望在方方面面都能表现出独特性来,有时候创新就会体现在一种不顾一切的勇气当中。那时候,处女作嘛,就觉得要创新,就是要极端,不留后路。”

张艺谋回忆说,开始作曲家赵季平给《红高粱》做音乐时吹的是一把唢呐,但是张艺谋觉得不过瘾,他让赵季平把几十把唢呐搞到一起去。“季平说那就吵得不行了,我说就要吵。所以最后是四十几把唢呐齐吹,《红高粱》里那个很刺耳的呐喊,当时我们在录音棚里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就是要吓你一跳的感觉。”

回顾自己的电影生涯,张艺谋称自己寻求突破的动力始终未变,“有时候,故事不行,就用画面,画面没办法了,就用形式。我总希望在作品中能有一些不同,哪怕这种不同被别人抨击,被别人诟病。”

对于这些年来自己身上背负的争议,张艺谋虽然也难免沮丧,但他表示自己还是要走下去,甚至更坚定自己的表达,“希望电影能有不断的变化和进步,我也很愿意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跟不同的团队合作。总之,电影的创作过程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拍一部成熟的、完美的作品谈何容易,我觉得做不到的话,还莫如追求一个特点,去追求一种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