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梁鸿:记忆深处的梁庄空间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丁凤蕾  谢宛霏   2020年07月22日08:51

《四象》

梁鸿

梁庄,有幼时开满荷花的水塘,有村北全村人消暑的树林河滩。如今,这个坐落在河南省西南的村子,熟悉的事物已经不多了,破败的房子、父母的坟墓是梁鸿和梁庄犹存的纽带。从《中国在梁庄》近三十年的乡间记录到《出梁庄记》务工人的漂泊之路再到《四象》四个人的自白,梁庄故事在梁鸿的创作生涯中占着很大一部分。

对于笔墨颇多的故乡,梁鸿认为,“故乡是一个小时候固定生活的地方,可能是县城,也可能是乡村,在中国,故乡大都与土地有关。”对于自己的故乡,她并不是因为家乡有多美丽或多想念而去写,“一想到家乡就会有灵感,那里能让我独立思考、自由创作。”

从小生长的地方,能让她看到一个个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是不易被看到的,梁鸿觉得自己需要去发现出来,书写出来。

“梁庄我头脑中可以现实,也可以想象。”在梁鸿的作品中,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都是常用的方式,她并没有刻意去强调某种特定的写法。在她看来,文体不应该成为作家的限制。非虚构写作中,足够的洞察力和知识力是深入书写并让读者感受到脉络的前提,虚构写作需要发散和飞扬,二者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去界定。

“它们两个一个是向内挖掘,一个是向外飞扬,但最终还是要落在一个地方——逻辑,这个逻辑可以是人性,也可以是其他。”梁鸿解释道。

如果说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是梁庄故事的初试探索,那么镜头中的梁庄则是这一空间的视听延伸。去年,梁鸿参演了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聚焦四代作家,通过一直在观察和表现农村的文学家,反映社会转变下的农村生活和记忆。

第一次采访在汾阳的一个裁缝店里,进行了三个多小时。从写作到参演,梁鸿以自由的状态进行讲述,“曾经的经历、家庭的情形,本以为离开家很久,没有了生活感触,但是其实梁庄早就已经深深地烙印了。”

梁鸿口中的梁庄,空间感清晰,结构也令贾樟柯震撼,《神圣家族》的空间结构在他的脑海里描绘了乌镇的广阔地图。“虽然是由12个中短篇构成,但是可以当成一个长篇小说来看。”

不管是非虚构写作,还是纪录片,文学和电影都是美学层面的东西,梁鸿认为,“电影中有强烈的、独立的、内在的文学气质,越现实,越抽象。文学和电影都是从扎实的现实中体现一个意象。”

在梁鸿的作品中,美学空间的建构之外也始终有着关照现实的存在。新书《四象》构建了一个生死、古今交织的世界,通过现实和亡灵共四个人物串联起村庄和时代,虚幻的背后是现实的反映。“通过这样的故事,能够让大家倾听时代内部的状态,开放性的结构也能带动大家慢慢去阅读。”梁鸿解释道。

正如梁庄被遗忘的地下的声音,现实的象征性在梁鸿的作品中总有出现。“沧海桑田本是长时间内的变化,但在中国当今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家或者是归宿。”梁鸿感慨道。在她眼中,超现实的元素一方面是结构手法,另一方面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写作者和电影工作者都需要把现实中潜移默化的东西呈现出来。”

疫情期间,梁鸿也没有停止她的思考,在她看来,“在大灾难里人的稳定性和日常性,是一种勇气”。从一开始的慌乱到逐渐稳定,寻求各自的状态。在这场人类大变动中,每个人也要重新审视。她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写的东西的意义是什么。

正如梁鸿曾在采访中提到的,“个体是什么状态、社会是什么状态,时代是什么状态,它们交杂在一起,互相影响。”个体与时代始终难以分割。

“当你静静站在亲人的坟墓旁,倾听风与空气的流动,你会听到地下喃喃地呼唤。”梁庄于梁鸿,如今也让地上和地下空间声音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