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 ——访表演艺术家田华

来源:文艺报  | 王毅  2019年08月19日07:05

《党的女儿》

王毅:您12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能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吗?是什么动力让您加入了剧社?

田华:我从一个12岁的农村小姑娘成长为一名军人,一位人民艺术家,我要感谢党和军队的培养,感谢军队电影事业,感谢八一电影制片厂。我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儿时的记忆大都是亲人被日本鬼子残害的场景。我的二哥在区里工作,在一场鬼子的“扫荡”中牺牲;我的三哥1937年在聂荣臻部来河北时参了军,但第二年也牺牲在冀东的一场战役里,他们都是无名烈士。我大伯被烧死在红薯窖里,大姐被一边喊“花姑娘”一边追赶的鬼子吓疯了,我父亲则是被敌人抓去后最终病倒身亡。这一切对我的人生影响巨大。我在12岁的时候报名参加抗敌剧社,成为儿童舞蹈队的一员,开始接受党和军队的培养,我的名字田华就是汪洋副社长替我改的。

王毅:当年八路军的生活怎样?在慰问英雄官兵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田华:当时剧社活动特别多,慰问战士、群众宣传、驻地教歌、开办识字班等等,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进步的机会。记得第一次正式演出是慰问参加“百团大战”的革命队伍,在一个舞蹈的最后,我爬上梯子向凯旋的抗日官兵敬礼,直到最后一个士兵通过,胳膊都举酸了,但是我心里特别高兴,特别骄傲,因为这是我参军后的第一个正式角色。从此,我参加了剧社创作的《子弟兵和老百姓》《让地雷活起来》《红枪会》等文艺节目,还经过无人区到山西敌后炮楼下的农村去演出,历经炮火的锤炼。

16岁那年,我入了党。在面向党旗宣誓时就决心一生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对党忠诚。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部队打到哪里,我就跟随着抗敌剧社演到哪里。从保定、石家庄到天津,再到张家口、宣化到北京,为部队官兵演,为驻地群众演,还曾在张家口为苏联红军演出。

王毅:今天十二三岁的孩子,都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真难以想象您当年的坚强。

田华:1940年初,我刚参军时,年纪比较小,不适应,去了一个星期就开始哭。后来人家说,你老是哭,就不进步了。这么说对我起的作用很大,我暗下决心,我得抗日,我得坚强,得好好学习、好好进步。从那以后,我严格要求自己,早上一听见哨子声,就赶紧穿衣、叠被、打背包,然后到院子抢扫帚,扫完院子赶紧跑去沙滩练功,回来以后洗漱、吃饭,吃完饭马上又吹哨子,若是敌人没来,我们就排练、演出。平时工作、生活,有困难都是抢着上,见了荣誉就让。

当时我们都是住老百姓的房子,有火炕的房子老百姓住,我们住没有窗户和门的柴火房。冬天,我就先抢有风的地方,哪里冷住哪里。到了夏天,就抢不通风的犄角旮旯。当时自己就觉得应该这样做,因为干部同志都是这么做的。我始终要求自己不仅要做一名好演员,更要做一名好党员,要像当年牺牲的战友和英雄模范一样,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组织,管住自己。那时候安排演出,叫我演就演,不叫演就不演,叫演什么就演什么。什么名啊利啊,从来没有考虑过。

1943年,敌人的第三次“扫荡”实行更加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演出队的小战士们大多数人去了延安,只有我和另外三名同志留下,我们急得直哭,一心想跟随战友们到毛主席身边去,但是根据任务需要,我们要留在晋察冀根据地与敌人战斗,依靠演出提振根据地的军心、民心,这也是服从,就是“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王毅:您在《党的女儿》中饰演的李玉梅,给几代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是如何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

田华:《党的女儿》我现在看,自己也要流泪的。《党的女儿》讲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后,李玉梅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络的情况下,始终忠于党的事业,不顾自身安危坚决与白匪斗争的故事。

1958年,根据作家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的电影《党的女儿》开拍。当时,导演林农看过我演的《白毛女》,对我充满激情的表演比较认可,就选定让我来饰演主角李玉梅。相似的革命斗争经历,给了我扮演李玉梅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当时不了解南方人民的生活习俗,开始创作时,我感到比较吃力、忐忑,毕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所幸我在参加全国第一届人大会议时,结识并采访了来自江西兴国的妇女代表刘友秀和范秀英。她们参加过苏区对敌斗争,详细地给我叙述了红军长征前后苏区的斗争形势。介绍中,她们还情不自禁地唱起兴国山歌来:“哥哥出门当红军,斗笠背在背中心。祝福哥哥打胜仗,消灭敌人不留情。”这一切,让我真实感受到当年白色恐怖下的斗争情景:红军为什么要转移,李玉梅她们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是怎么坚持斗争的,最后又是怎样牺牲的……我只要一合上眼,就是刘友秀、范秀英和李玉梅这三个人的形象,也会想起我参加革命的经历,我觉得一下子抓住了李玉梅这个人物的精髓,有了非常强烈的创作冲动,很快投入到了紧张的拍摄之中。

虽然时隔61年了,《党的女儿》创作集体的每个日夜、每个场景、每句台词,以及所有的大小细节,我都历历在目。电影中三次党小组会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第一次,李玉梅和两个女党员在山洞里学党章,选小组长,决心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络的情况下继续斗争;第二次,她们开会决定发动群众,将暴尸在村头的革命烈士遗体安葬起来;第三次,她们决定为没盐吃的游击队筹集腌菜,以这种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对组织的深厚情感。这些都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每一个党员就应该这样,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情形下,永远保持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忠诚。

王毅:这部电影当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动了无数人。

田华:这部影片公映后引起很大轰动,以至于后来成为红色经典中的代表作品。当时很少写影评的茅盾先生破例发表了《关于〈党的女儿〉》的评论文章,评价“田华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表演,这部电影就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我16岁就投入到了党的怀抱,对于“党的女儿”形象,我个人感觉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王毅:从您的经历看得出,您本身就是“党的女儿”,演《党的女儿》,就是您生活的再现。

田华:这是对我最大的激励、鼓舞和鞭策。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这是我几十年叮咛自己的一句心语。李玉梅与我水乳相容、交织在了一起。电影《党的女儿》上映后,大家评价很高。但这不是我演得好,而是剧本好,是王愿坚的小说好,是导演导得好,战友赵尚武、陈玉然、吴畏用英雄的精神激励自己,表演特别到位。这是摄制组付出全部心血的结晶,更是一代共产党人牺牲的壮烈和崇高的精神感动和教育了观众。

王毅:您是许多青少年公益组织的形象大使,您希望孩子们从电影中看到怎样的英雄形象?

田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在电影中塑造怎样的英雄形象,潜移默化中他们就会去模仿、在生活中去学习这样的英雄形象。如何给孩子们塑造与新时代相匹配、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英雄形象,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历史使命课题。

7月26日,当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俯身与94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握手的画面令人感动。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英雄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和时代而存在。今天,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必然会诞生无数新英雄。

王毅: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塑造英雄?

田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得很清楚,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要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找准英雄所处的历史方位,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就一定能够塑造出一大批彰显新时代精神的、丰富多彩的、能给人民群众指引启迪的当代中国英雄形象。《党的女儿》给了我荣誉,给了我不老的灵魂。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好女儿,成了我几十年来人生不懈的追求。对于我来说,更要“还艺于人民”,颂好红色经典,用艺术的形式揭示共产党人高扬的理想信念和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