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来源:文艺报 | 欧阳黔森  2019年07月17日08:51

我加入中国作协已经有20年了,与德高望重的老会员们比算一下,我算是不老也不年轻。想起第一次参加作代会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那是2001年12月,中国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地点是在北京丰台。大会选举了巴金继续担任主席。2006年,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至今,也是三届全委,在“60后”的作家中也勉强算是“资深”吧。

从小就喜欢文学,不等于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小时候,老师们总是引导我们,要有理想,也总是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理想。回忆下来,我回答过老师有关理想的话题中从未有“作家”这两个字,当然,想当解放军是首选,其次是当数学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怎么也未想通,为什么当时我居然想当数学家,真是太不自量力,要知道,那时我的数学成绩太差了,经常考3、4分(要说明的是,那时已经实行100分制)。到如今,我的算术也就是个加减乘除的水平,其它一概不会。

很多年后,当我成为一名专业作家时,想起来这段离奇的往事,仔细一梳理,心中才有了答案。原来,当年徐迟先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影响实在太大,数学家陈景润是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便是我想当数学家的理由。我从小在地质队长大,那时候,地矿战线英雄辈出,李四光、王进喜,无人不知。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说我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我深以为然。

有了这样的情结,最想当解放军对我来说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可为什么明明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去当做范文展示,却从未想到要成为一名作家呢?很多年后,我终于明白了。这是源自我内心深处对文学的敬畏,人一旦有了敬畏之心,于自身而言,便不会轻言妄想,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可以这样说,一部文学史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史诗。中华文明史中那些无数的伟大名字,在历史的星空里依然闪耀着光茫。这些人无疑是我们的英雄,无疑是我们自信的源头。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有了敬畏,有了这样的敬畏,始终不敢轻狂妄语。

几千年来,中国的作家、诗人在中华历史的伟大进程中从未缺失过,他们竖立起一座座民族的精神丰碑,传承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近现代的爱国作家、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他们没有缺失,而是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吼声,他们一手拿笔、一手持枪,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那一个个鲜活而庄严的名字,到今天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70年以来,有良知的作家、诗人、艺术家从未缺席为伟大祖国而书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于我而言,中国作协历史的前50年,我不在其中,不是亲历者,只是从作家、诗人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份炽烈的爱国情怀。而我在入会后的20年里,每次来到中国作协,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常常倍感作协和党的温暖。中国作协是党联系广大作家的桥梁和纽带,我想我的感受也是大多数作家普遍的感受。

我是一个基层的文艺工作者,常常怀有对先辈的敬畏之心,怀有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吹响之际,我辈应当学习先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以一个文化战士情怀,勇往直前,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