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生命”样态为何? ——记“后生命” ——第二届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张世瑾   2018年09月14日14:41

回响(装置) 邱宇

在当下,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生物基因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人类的生活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命”的概念在日渐受到关注并得到拓展和延伸,在人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处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中微妙变化的地位。

9月5日至24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联合承办的“后生命” ——第二届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本届双年展共邀请了来自世界10个国家、 30余名艺术家、 5个国际名校的工作室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观点和成果。展览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分为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板块,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指出,本届媒体艺术双年展将“后生命”作为展览主题,是对上届展览主题“技术伦理”的深刻探讨,展示艺术家运用媒体材料和语言对“生命”这一概念的触及和认知,艺术家从不同维度对“生命”的本质与形态进行探索,让观众思考媒体时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后生命”语境下的“生命”概念

本展策展人陈小文认为,当人们置身于人与机器、信息高度融合的时代中探讨生命时,是将人体看成是一个可分配意识和生命的系统,这带来的肉身体验与计算机模拟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不同。“后生命”并非意味着基于肉身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对生命唯一定义的终结。

从艺术起源的视角考量,无论是艺术产生于劳动,还是艺术发生于“游戏” ,人一直都是核心,“生命”是产生艺术的本质所在。因而,展览的三个板块—— “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 ,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双年展总策展人宋协伟介绍:“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后生命’提出了如何定义生命、如何定义未来生命、我们是否应当将生命定义范围拓宽等重要的生命伦理问题。 ”艺术家们以其独特艺术感知力,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用媒体艺术对他们心中的“生命”进行表达。

“生命”的新样态

在三个展示的板块中, “数据生命”指向的是像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以所谓“不可见”的驱动来形成的可能的新的生命特征,尤其是以带有算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已经具备了某些从分析到洞察,甚至于决策这样的一些能力。倘若如此,我们是否应该认可这一新的“生命”样态?大卫·伯恩的《打苍蝇》是这样一种装置:许多家蝇被安置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球体内,且球内设有枪靶。家蝇的运动将由视频设备记录下来,然后由定制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输出至机械手臂。手臂会根据家蝇在靶上的相对位置,用左轮手枪进行实时瞄准。手枪会根据家蝇不同的状态做出相应的回应。如果在靶心检测到一只家蝇,则机械臂会立即扣动手枪扳机。在这件作品中,数据有着判断能力,它控制着手枪的状态,正如人的意识掌控着行为一般,具有了“生命”的特征。假设将这些家蝇换作人,那么是否可以将人的生命交由数据来预判呢?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像人一样“智能”吗?这是大卫·伯恩想要传达的生命观。

相比于“数据生命” ,“机械生命”所展示的作品显得较为具象。“机械生命”大多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装置。本展策展人费俊说:“展览中展出了很多机器人相关作品,无论是对偏人形的机器人的探索,还是试图探索机器人自己该有的群体、题材特征,这都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一个新物种诞生的可能性。 ”

在展览现场,不时传来的刺耳声音将参展观众吸引至一个装置前: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一个麦克风和一只喇叭形成一个回授场。它们在这个声音的回路中互相“观察”“试探” ,接近又分离,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展示着具有生命特征的对话状态。 《回响》的创作者邱宇表示,他并不是创造这个机器人,而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将机器人展现给观众,以期转换人们对机械生命本身的认知和看法。正是因为人类自身具备情感能力,才使得我们感受到这种机械的情感。这也正如双年展总策展人邱志杰所言:“我们传统观念中认为非生命的要素,其实始终都是构成我们的生命本身的东西。 ”我们对“生命”的边界探索、突破需要这些“机械生命”的补助。在某种意义上,人对“生命”的感知能力在探索“机械生命”时得到提升。不同于“数据生命”对“生命”内涵的开拓,“机械生命”将“生命”延展,“合成生命”展示出突破“生命”界限的无限可能。

艺术家们运用科技手段,合成技术,试图突破“生命”的界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概念的“生命”形态—— “合成生命” 。波尔雅娜·罗莎、盖·本-阿瑞、奥列格·马维尔马蒂共同创作的《雪花》是使用盖·本-阿瑞的神经元制成的神经网络并置于液氮容器中,用雪花图案进行刺激,然后在- 80℃冷冻。这件作品意在探求当人体冷冻技术进入商业应用,试图对记忆和人的大脑可塑性进行干预时,人们需要考虑的道德、法律因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海伦·皮诺和佩塔·克兰西的作品《心房》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装置,意在探索器官移植和生死之间的模糊门槛。作品包括一个多通道视频投影,一个用于现场演示的全功能心脏输液设备,声景及单通道视频。该作品的标题意在指出在器官移植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跨越地理、时间和人际距离的能力。 《再生的圣物》是艺术家艾米·卡丽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她以3 D打印技术制作了人手形状的生物打印支架,并将之放入可生物降解的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会随时间推移而分解。艺术家参考了人们如何用圣物箱展示遗物,并以类似的方式将细致的骨骼雕塑放置在玻璃生物反应器中。它不是为了纪念逝去的生命,而是试图描绘已无生命的遗骸中产生生命的可能。可见,在“合成生命”中,生命伦理成为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后生命”的时代语境中,“生命”新的边界在哪里?媒体艺术还将发挥怎样的可能?这些都是艺术家们将要继续求索的。

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开放的艺术形式,不断更新的材料、技术,诸如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艺术与科学的跨界合作,还将帮助人类在对自我“生命”的探索中不断行进。艾米·卡丽认为,媒体艺术不仅仅是给了我们思考的机会,通过新媒体人类能够重塑自身身体,甚至重塑世界,重塑整个边界。“很多从事新媒体的人都认为还有很多的工具能够为我们使用,让我们更好地使用科技的技术,帮助我们达到更美好的未来。 ”艾米·卡丽这样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