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罗曼蒂克消亡史》小说作者:我的文字比电影更好
分享到:
来源:扬子晚报 | 蔡震  2016年12月19日16:16

原标题:《罗曼蒂克消亡史》小说作者: 和电影比较的话,我的文字更好

程耳书中的三个短篇故事《女演员》、《童子鸡》、《罗曼蒂克消亡史》,共同构建了最终的电影。

由葛优、章子怡等全明星阵容实力演绎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正在热映,导演程耳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集《罗曼蒂克消失史》也同步推出。在程耳看来,相比电影,自己的文字更好。 

电影剪辑花大量精力

导演、编剧、作家,以上三种身份集一身的人屈指可数。程耳的每一部作品,他都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还是剪辑。

从北影导演系毕业17年来,官方能查到的程耳作品一共只有4部,其中包含《罗曼蒂克消亡史》。可以说,在节奏超快、繁杂混乱的电影圈,程耳的低产程度不在王家卫之下。

然而,正是《犯罪分子》、《第三个人》、《边境风云》,仅仅这三部作品,征服了葛优和章子怡。这部由超豪华演员阵容齐聚一堂的电影还未上映,便引起大家的关注。

程耳表示,这部电影结构庞杂、叙事宏观,拍摄完成后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内容,都需要重新反思,所以在剪辑上难度较大,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据透露,程耳本人对于后期制作环节的标准特别严苛,比如在配乐上,不断修改、更换,最终达到每一帧画面、每一个声音,都符合严苛的标准。

程耳认为,“电影太快是会有它的问题,很多东西还是需要慢慢往下做。”

3个短篇故事构建电影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导演程耳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罗曼蒂克消亡史》、《人鱼》、《鸡》、《童子鸡》、《第三个X君》、《女演员》和《皮囊的诗篇》共7个短篇。

与电影相较,书籍的内容、线索更为丰富,以完全文学的方式完成,是程耳在导戏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其中的三个短篇故事:《女演员》、《童子鸡》、《罗曼蒂克消亡史》,共同构建了最终的电影。其余四个小说,则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

小说述说的是导演自己的见闻,有朋友的、教授的、女演员的,多是隐在平淡生活中的秘密,藏了难以道尽的辛酸和喜悦。程耳以导演特有的镜头感,将一个个故事娓娓讲出,读来曲径通幽,回味无穷。

在制作电影的繁忙事情外,程耳也要抽出一定时间研究文字、写小说。他表示,这和他个人的创作习惯有一定关系。在剧本写作之前,他往往会像写故事一样记录文字。 对他来说,创作是一种个人习惯,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用文字直观描写画面感

对于文学,程耳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一切事物的营养都来源于文学,不可能存在从电影里去找文学的情况。而且他认为相比电影,自己的文字更好。

程耳表示,“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博尔赫斯,所以我的座右铭也是文章要短。”无论在写剧本还是小说,程耳既没有草稿,也没有提纲,往往枯坐在那里等待,那个文章就来了,就像是本能。

程耳形容自己的写作过程:“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有时会把两秒钟的过程,用很多的文字,非常具体和直观地去描绘,这可能就是一种画面感。但更多的时候,我在用很多文字描述完这一秒之后,下面的很长时间就一句话带过。”

程耳向记者透露,以后接下来的每一部电影,都会有一本书。他说,看到这样一本小说和一部电影相互对称,自己非常喜悦。他对于形式感有一种偏执的强迫症,所以下一本书也会保留这样七篇的形式。

访谈更多

吕进、魏巍:当代新诗的语言美学

“诗家语的‘不变’在于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追求,‘变’则体现为对当下经验的敏锐捕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绸衾的梦(诗三首)

每一场忧患,都赶着了 窥探梦海,十分深渊和庞杂 不妨, 赶一趟春心荡漾 迷惘和困境,总是那么清晰

散文 | 武汉江滩的昼夜诗笺

那浩荡的江水,如同大地奔腾的血脉,裹挟着昼夜的诗篇、烟火的记忆、钢铁的传奇,以及无数如我般渺小灵魂的呼吸与凝望,向着永恒的地平线,向着永不枯竭的晨光,奔涌,不息。

散文 | 汉江夏日

晴天的汉江明媚,雨天的汉江朦胧,雨后的汉江清新,夏日的汉江传神而美丽。

散文 | 青青丝瓜种清欢

“老我但知閒是好,丝瓜藤下枕书眠。”。坐在丝瓜架的绿荫下,清风悠悠,绿波荡漾,黄花灿灿。或读书,或品茗,或闲聊;累了,嗅一嗅淡雅的黄花,摘一根从青藤绿叶间垂下细腰纤纤的丝

诗歌 | 《北方以北》(组诗)

大雪隐入通往平原的路径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长满山坡,目睹 北风摇晃出岁月深处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