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部落与族群——读恩古吉自传三部曲
笔者2021年10月撰文谈英籍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诺贝尔奖,说到这一现象:“殖民者离去后遗留下很多与艰巨的现代化转型不无关联的制度(即英文所说的institutions),其中包括体育、医院和各种教育设施。
2023-02-13
-
安妮·埃尔诺作品的社会学意义
2022年10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1940- )因 “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 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关键词:  安妮·埃尔诺2023-02-10
-
《尼日利亚文学史》:构建较为完整的尼日利亚文学谱系
继2009年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内首部非洲国别文学史《南非文学史》后,李永彩先生于2022年再次经由外教社推出另一非洲国别文学研究成果——《尼日利亚文学史》。
关键词:  《尼日利亚文学史》2023-02-09
-
《一切都像在拯救:白银时代的爱情诗》:“冲向诗情”
童宁,1967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
2023-02-09
-
看见:照亮历史,礼赞存在
罗伊·雅各布森(Roy Jacobsen,1954- )生于工人家庭,在挪威奥斯陆的卫星城长大,因卷入青少年帮派一度服刑,后来他当过木匠、渔夫和教师等。
关键词:  罗伊·雅各布森2023-02-09
-
《冬》之秘密,是发现“尼采在所有的当下”
阿莉·史密斯在当今英语文坛所获的一切赞誉,都是她不愿在关于自己作品的任何一篇评论当中看到的。
关键词:  阿莉·史密斯2023-02-07
-
行至暮年与晚期风格
阿西尔在她临近90岁高龄时写下的老年生活随笔《暮色将尽》里所说的,将手指插入泥土中感觉到的快乐和轻松,那种大地带来的治愈感,恐怕就是《飘》中斯嘉丽的父亲对她说的,只有土地才是咱的立命之本。
2023-02-04
-
英国诗人谈“兔”不凡
阿尔布雷特·丢勒绘画作品《野兔》 资料图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机智敏捷、温和可爱的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
2023-02-02
-
《呼啸山庄》:阅读这部小说的正确方式
“可是希克厉先生跟他的居处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对比。
关键词:  《呼啸山庄》2023-01-30
-
餐桌,是我们看世界的一个包厢
从餐桌能看到什么?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曾写道: 这面包里, 燕麦曾在风中欢欣, 人打碎太阳,把风拉倒。
2023-01-28
-
人类应该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显示,半个世纪以来,全球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锐减近七成,另有相当一部分野生动物正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这自然是与人类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密切相关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开发和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疾病……都是造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2023-01-28
-
外国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从古至今,母亲在家庭分工与生产中始终承担着重要角色,成为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
2023-01-19
-
但丁《天国篇》的空间想象
1. 诗的寓意 1300年,出身底层贵族家庭的但丁当选为佛罗伦萨的六位行政官之一,但在1302年就因卷入贵尔夫党分裂出来的黑白党争,被执政的黑党判处永久流放,不得不流亡斯加拉家族统治下的维罗纳。
2023-01-18
-
中国文化的欣赏、同情、推崇者:巴尔扎克、马克·吐温、托尔斯泰
身在19世纪的“欧洲中心论”的氛围下,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却仍表现出18世纪思想文化巨人那样的热忱的世界级文化人物并非罕见,在法国就可以举出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年)、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年)等。
2023-01-14
-
21世纪欧美文学批评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诸如宗教、伦理、科技、民粹、全球化危机、地区战争等许多棘手并带有全球化意义的新问题。
2023-01-13
-
《沉默的钢钉》:全球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华工史
美国华裔学者张少书(Gordon H. Chang)是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奥利弗·H. 帕尔默人文学科教授,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和博士学位。
关键词:  《沉默的钢钉》2023-01-13
-
罗登巴克,曲颈向天歌的天鹅
比利时象征派诗人乔治·罗登巴克生在比利时图尔奈城,于1898年在巴黎逝世。
2023-01-11
-
大江健三郎:“二人配”小说攻略
大江健三郎参观鲁迅博物馆 大江健三郎一度非常看好小说的“两组合”写作,他称之为“二人配”。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2023-01-10
-
聂茂:俄罗斯文学的心灯
一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更是一个苦难和坚韧的民族。
2023-01-07
-
福柯思想的“准确”形象——读《知识考古学》
福柯的“学院哲学面向” 福柯是当代世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对当代中国人文学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