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风渡鲸涛 真心鉴真情
有史以来,求法传法的中国僧人前赴后继,代代不穷。
2022-12-23
-
冬至:至极中的暗涌与生机
从构词角度来看,如果把“冬至”视为主谓结构,解释成“冬天来了”“凛冬将至”,那就错了。
2022-12-22
-
傅雷抖出了“写作的秘密”
一生翻译了34部作品的傅雷,最大的成就在于翻译了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一些重要作品。
关键词:  傅雷2022-12-22
-
辩证看待近代报刊人物研究
报刊具有内容广泛、信息翔实、史料价值高等特点。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2-22
-
晚清小说中的复古主义思潮
一 晚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2-21
-
郭华清:从《柳文指要》看章士钊的古文观
《柳文指要》有着强烈的扬柳抑韩(1)“扬柳抑韩”是毛泽东在1965年8月5日致章士钊的信中提出来的,意为称扬柳宗元、贬抑韩愈。
2022-12-21
-
司马迁之问
在《史记》列传的首篇,司马迁写下了孤竹国两位皇子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关键词:  司马迁2022-12-20
-
世间痴汉子——读薛玉琴、陈才著《夏丏尊年谱》
钱大昕说:“读古人之书,必知其人而论其世,则年谱要矣。
关键词:  夏丏尊2022-12-20
-
四大名著长着“水草”
我很早便读四大名著,从小学到高中,从连环画到竖排版,许多内容至今记得,更能背出几句原文。
2022-12-19
-
欧阳修祈雨
我在《几度斜晖苏东坡》(香港中华书局,2022年版)中讲到,虽然苏轼担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只有半年多的时间,旱涝之灾却接连而至,因此他先祈雨后祷晴,不断向上苍求助。
关键词:  欧阳修2022-12-19
-
康震:一组唐诗,五重景象
编者按: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经典形态,是中国文化的感性表达,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方式。
-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成长母题
目前学界通常认为成长小说起源于西方。
-
谢觉哉诗中的公仆情怀
谢觉哉是“延安五老”之一,他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  谢觉哉2022-12-16
-
《春江花月夜》的诗与乐
《春江花月夜》既是一支被不断演奏的古典民族乐曲,也是乐府诗题,唐代诗人张若虚曾以此为题写出了以“孤篇冠绝全唐”的长歌行。
-
传的解放——桐城文体与《阿Q正传》的生成
在“五四”前后文学革命的风潮中,传统文章家因占据要津,饱受革新者的发难与抵排。
2022-12-15
-
方树梅:文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1963年6月29日,星期六,身在南京的曾昭燏(1909-1964)在日记中写道:“又写信给方臞仙先生,抄红豆诗寄去。
2022-12-14
-
顾农:杜牧《叹花》诗的“本事”
自是寻春去校(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
父亲手书的启蒙读本,影响了胡适一生
1995年6月,应台南成功大学校长吴京之邀,笔者赴台出席“苏雪林九秩晋五华诞暨学术研讨会”。
关键词:  胡适2022-12-14
-
季羡林与清华“旁听课”
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得益于在清华求学时的几门“旁听课”。
2022-12-13
-
陈平原:全集编纂的宗旨、立场与边界
将近20年前,我在《胡适全集》出版座谈会上提及,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中,起码有20位值得出全集;只有圆满完成此项工作,我们讨论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才有牢固的根基①。
关键词:  陈平原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