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裤”竟是舶来品?
原标题:深秋,古人如何保暖 寒露一过,深秋就到了。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2-10-17
-
《林徽音先生年谱》:建筑史家曹汛回顾林徽音一生
最近,《林徽音先生年谱》一书出版。
2022-10-17
-
重写与回溯:清代文学创作中的“明代”想象
复古是清代文学的主题词之一。
2022-10-14
-
《左传》中最早的三角恋爱小说
说《左传》里面有三角恋爱小说,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取宠之言。
-
记忆如何重构历史:创造社同人的“创造社”回忆
作为最知名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创造社一直备受瞩目,时人留下不少关于它的历史纪录。
-
京旗小说中文人与乾旦狭邪关系叙事演变
鲁迅将描写文人与伶人、妓女风情韵事的小说命名为“狭邪小说”。
2022-10-13
-
清代诗歌选本中的选家诗话
就批评形式而言,诗歌选本和诗话都是中国古典诗学批评的重要方式。
2022-10-13
-
中国人吃蟹简史
“秋风起,蟹脚痒。
-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杨柳青经典年画《十美图放风筝》描绘主仆共计12位佳丽在放风筝。
-
读《星期天》——汪曾祺笔下上海浮世绘
一代文学大家汪曾祺描写上海的作品少之又少,其短篇小说《星期天》是最为完整最为重要的一篇,以他自1946年到1948年在上海短暂教书的经历为底色,用他独特的笔触勾勒出那个时期上海的都市情态。
-
“禅心已作沾泥絮”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写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时,谈起宝钗的病,疑心宝钗不理他了,为此十分烦恼。
2022-10-10
-
总集编纂与晚明骈文“立体”思想
明代被视为骈文创作低谷期,然自晚明以来,四六总集的编纂却达到高峰,以之为重要载体,明人构建了以“辨体”“尊体”“立体”为核心思想的骈文理论体系。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10-10
-
陈独秀,鲁迅的“红色知己”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鲁迅就与陈独秀、李大钊走到一起。
-
壮歌励子弟:教育家成仿吾的歌词创作
今年8月24日,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成仿吾先生(1897-1984)诞辰125周年。
2022-10-09
-
三联书店:忆往昔九十载风雨出版路
1932年7月的一天,在上海陶尔斐斯路48弄弄口一栋民居的门前,多出了一块不太显眼的铭牌——生活书店。
2022-10-08
-
曾巩在齐州
曾巩,字子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雅号南丰先生。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10-08
-
古代经典的“超文本”阅读法
《纂图互注春秋经传集解》隐公三年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古代经典导读课程,中小学也将更多的经典选篇纳入教材,古代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
本文所说的“采风”,指的是当代民间文艺工作者采录民间文艺文本,通过加工提高,创作出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文艺的行为。
2022-09-30
-
孙犁的“编辑部”
孙犁的编辑生涯,几乎贯穿他的一生。
2022-09-30
-
日课围棋:曾国藩生涯的另一面
曾国藩是近代著名的围棋爱好者,有关曾氏“嗜棋”的探讨,已有较多文章述及(如吴强《晚清湘军系统围棋活动探析》、眭达明《曾国藩的棋艺及其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