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培凯:苏东坡祈雨祷晴
一 元祐六年(1091)秋天,苏轼以龙图阁学士之衔,外放到颍州(今安徽阜阳)担任知州,也就是综管军民事务的太守。
-
“再三赐予援助” —— 也谈蔡元培与《鲁迅全集》
《鲁迅全集》无疑是鲁迅诸多后事中之最大者。
-
顾农:李商隐的两首咏柳诗
人脸上唯一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是眉毛,唯其如此,它也就最受人爱重。
-
文体论与民国时期文学史写作的客观取向
众所周知,钱锺书治学重在打通,“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打通,以中国诗文词曲与小说打通”[①]。
-
从“文学山房”到“文育山房”
旧书铺,书店,书业,爱书人……是中国书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阅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  藏书家2022-10-26
-
也谈《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否都是曹雪芹所写,向来学界就聚讼不已,莫衷一是。
-
李舜臣:具正法眼,而得第一义
古人常说,“诗者心声”“诗品如人品”。
2022-10-24
-
《诗经》中的家与国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起点。
-
现代作家传记入史谈
中国是传记古国,也是传记大国,但现代意义上的“传记文学”与古代传记关联不太大,是伴随新文学的发生而逐渐创生出的一种新文类。
2022-10-22
-
旧国文与新西学:中、日、西的知识生产与流动
晚清至民国初年,是中国历史的大变局时代,也是传统中国教育的激烈变革时期,在港口城市西文书籍的编译与出版蔚然成风,各种新式教科书的翻译出版事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萌芽,晚清至民国初年西学的知识生产与流动,很多是通过日本作为传播中介。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0-21
-
中国艺术家肖像
中国艺术家的精神肖像,如果要描绘出来,究竟是什么样子?作家黑陶将若干位无锡文化前贤的人格特点拼接组合起来,为这幅肖像,提供了一份有意思的参考。
2022-10-21
-
陈大康:晚清小说专刊的系统观照
晚清小说专刊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办刊宗旨、稿件来源与出版发行模式等方面摸索前行。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0-20
-
《千字文》:古时一种排序系统
前段时间,北宋时期的巨幅石雕祥瑞壁画在开封出土。
-
无法割断的历史情缘
吴秀明,1952年3月生,浙江温岭人。
-
黄德海:知识结构变更或衰年变法
一个坚持写作的人,因身体进入晚年,由健康而至衰退;或因各种遭遇,思想上发生剧烈的震荡,以至长期维持的文字和写作风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  黄德海2022-10-19
-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的王维书写
王维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其诗、书、画都是璀璨的文化瑰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古流传。
-
“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开展
展览名称 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 主办单位 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故居 展览时间 2022年10月19日至11月25日 展览地点 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二层2号展厅 致辞 「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 「 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 」 —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故居主办的“薪传——鲁迅与巴金图片展”将于10月19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
2022-10-19
-
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视野以及“人文史”构想
二十三年前,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北大勺园举行成立仪式暨研讨会,嗣后在《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4日)上刊出严家炎、谢冕、孙玉石、钱理群、洪子诚、温儒敏、胡军、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笔谈”。
-
古代笔记中唯一被冠名“特异功能”的本领
笔者的小学时代,恰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特异功能热”,耳朵辨字、隔空取物、意念治病等等,后来被证明无一不是采用魔术手法的骗人招数。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10-18
-
范成大的四首《四时田园杂兴》
姜夔和范成大交好,趣味又相投,讲起他们那拨诗人来就不免溢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