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山诗约》与虞山诗派的确立
虞山诗派为清代重要地域文学流派,对清代诗学影响深远。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3-02-27
-
春耕时节,古人这样种田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间。
2023-02-27
-
幽微处的洞见
郭沫若先生写历史剧的时候,经常感到古人的心理很难把握,人物的对话便不好下笔。
-
鲁迅的恋人絮语
在座诸位[1]中最早从事鲁迅研究的是吴俊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第一本研究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2]出版的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对其以精神分析方法探索鲁迅内心世界的才气横溢的文笔和凌厉大胆的分析判断留下深刻印象。
2023-02-24
-
诸葛亮“相父”称号献疑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后主刘禅称丞相诸葛亮为“相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最新修订本注释道:“相父——皇帝对任宰相的元老表示‘事之如父’的称呼。
关键词:  诸葛亮2023-02-23
-
信仰与激情:殷夫诗歌创作的革命伦理意识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其激情四射的政治抒情诗在以“左联”为中心的革命文学思潮中具有样本意义与典范价值。
2023-02-23
-
文学生产、认知科学与信息技术
我们分别用曹雪芹和刘三姐(也作刘三妹)作代表,从文学的两种生产者说起。
2023-02-22
-
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2023-02-21
-
《满江红》的故事 古人怎么写?
2023春节档硝烟已散,由《满江红》掀起的岳案疑云却是说不尽的话题。
-
中国文论的学科起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大学中文系的重要学科门类之一。
2023-02-21
-
秦桧在古代笔记中的两大“报应”
今年春节上映的《满江红》,单从情节的反转和悬念的设置来看,并不算多么惊艳,但岳飞是我从小听刘兰芳的评书时就钦佩的民族英雄,即便是后来知道那里面有太多的虚构和杜撰,也无法削弱我对他的仰慕之情,因而对一切与他有关的文艺作品,我都有浓厚的兴趣。
2023-02-20
-
今天,我们如何“正读”《孙子兵法》
编者按 近期,影视剧《狂飙》热播,因剧中人物熟读《孙子兵法》,引发了一场阅读《孙子兵法》的热潮,这部中华传统典籍也随之成为当下的畅销书。
-
字词溯源说“狂飙”
近日,电视剧《狂飙》热度不减,人们对剧情、演员展开各种讨论。
2023-02-16
-
黄德海: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一 大概因为是上古,世界真的还很年轻,人在日月星辰之下,直立于大地之上,面对每一个日新又新的时日,做自己该做的事,后世的愁肠百结仿佛还不曾降临,很多唱出来的歌谣,都有着健朗开阔的气息。
2023-02-16
-
《水浒》咋成了“毒小说”?
近日,浙江某网友表示:“我对中小学选此书内容做课文深感不安,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
2023-02-16
-
“葛天氏之乐”:唤醒大地的时间之歌
《吕氏春秋·古乐》云: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2023-02-15
-
陈漱渝:褒贬毁誉之间——由《金瓶梅》引发的杂忆杂感
我是南开大学1962年的中文系毕业生,读书期间学过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程,自然听说中国有一部承前启后的古典小说《金瓶梅》。
-
蔡震:郭沫若笔名谈
一张名片 郭沫若纪念馆藏有一张郭沫若的名片,竖行繁体字:右上台头两行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间为姓名,清楚地印着“郭沬若”,左下角文字为“四川乐山”(见图片)。
2023-02-15
-
当宋太祖遇见小白兔
今年是兔年,所以满大街都是兔子造型的吉祥物,满屏幕的广告都加上了兔元素。
2023-02-15
-
《子夜》出版90周年与史诗性创作
茅盾先生的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1月正式出版,至今有90周年。
关键词:  《子夜》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