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夜雨十年灯
有时觉得,历史长河面前,人类个体哪用得上“沉重”一词?一粒尘埃,能有多重呢? 黄昏后,下楼摘得一朵只剩半边的山茶花,回来泡茶,用茶叶包装折了只青柑味的千纸鹤。
2023-02-14
-
黄裳与《舞台生活四十年》
黄裳先生是海上名编,也是一位学养丰瞻的作家和戏曲评论家,出版过《旧戏新谈》等著作。
2023-02-14
-
“二千年高文”的不断新生
癸卯学制《初级师范学堂章程》第三次稿本中关于“中国文”一科教法的规定和批改。
2023-02-13
-
赤子文心——读《舒乙文集》印象
一 提到舒乙的文章,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有一天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学者吴组缃和王瑶两人边等车边闲聊,说到《人民日报》上连载的《老舍的童年》,作者是舒乙。
关键词:  舒乙2023-02-13
-
“利民”与“明故”:墨家哲学的基本精神
如何认识和把握墨家哲学的精义与根本?这是推进墨学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所不得不要去厘清的基础问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3-02-13
-
《红楼梦》与中国家族文化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
-
“书院与文学”研究:现状、空间和路径
从唐代至民国,书院经历了兴起、发展、推广、繁荣、普及、改制、复兴的历史阶段。
2023-02-09
-
“志怪”沃土中,找寻经典叙事方式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开播后迅速成为现象级作品。
2023-02-09
-
孙郁:“北京学”里的艺术问题
1994年,我在北京日报副刊做编辑时,曾刊发过陈平原的《北京学》一文,那时候副刊有个“京都神韵”的栏目,登载了不少描述北京风貌的文章。
2023-02-08
-
“方秉蕑兮”与“赠之以勺药”
方秉蕑兮、赠之以勺药 图片选自《毛诗品物图考》 草木虫鱼在《诗经》的注解里占据很大篇幅,古往今来,不同门派、不同传人、不同地域之人以及不同学科的学者,为注诗竭尽全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3-02-08
-
古代快递哪家强
打开一个网购平台,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过两天,快递小哥便送货上门了。
2023-02-08
-
陈子善:“识”大作家之“小”、小作家之不“小”
编者按:“我试图‘识’大作家之‘小’,识小作家之不‘小’,从而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并提供一些可以进一步研究的线索,所谓以‘小’见‘大’是也。
2023-02-08
-
代亮:郭麐与桐城派
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江苏吴江人,“应省试,及一应京兆试,辄不遇;三十后,遂绝意举业,专力于诗古文词”。
-
李庆西:杜诗蜀汉叙事
杜甫平生坎坷。
-
一张春饼里的立春旧事
“春日春盘细生菜”,在唐代诗人杜甫眼里,最能标识立春这个日子的,非饮食莫属。
2023-02-06
-
十二生肖及猫
《尔雅翼》曰:“猫,小畜之猛者。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3-02-06
-
梁启超:“红袖添香对译书”
梁启超有诗云:“卿尚粗解中行颉,我惭不识左行怯。
-
“废名哪些作品属于散文”及其他
废名,原名冯文炳,1901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东门,祖籍黄梅县苦竹乡。
-
黄德海:自成一类沈仲章
当年读金克木的《谈外语课本》,对他提到的一个朋友非常感兴趣。
关键词:  沈仲章2023-02-03
-
“中国红”的由来
中国人喜欢红色,各种节庆典礼都是一片红。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