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不可夺——邹韬奋的信仰追求
邹韬奋 我国著名政论家、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本名邹恩润,1895年生于福建永安。
关键词:  邹韬奋2021-06-11
-
瞿秋白:将“红光”引入中国的领路人
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关键词:  瞿秋白2021-06-09
-
王彬彬:鲁迅与梁启超
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说,鲁迅晚年有一个以“四代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计划。
-
李建军:论路遥与苏俄文学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是在苏俄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
萧红小说的“低徊趣味”
编者按:反映小城人生的小城小说是不同地域的具体小城之文学呈现,也是中华民族生活与文化的生动记录。
-
陈望道: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
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
-
日记中的朱自清:谦谦君子卑自以牧
原标题:谦谦君子卑自以牧——日记中所见朱自清先生的自省精神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最为知名的学人之一,其《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影响了无数的青少年;他任教于清华大学达23年之久,担任过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为老清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关键词:  朱自清2021-06-04
-
年谱中的吴伯箫
1981年,吴伯箫与青年作家冯骥才出访英国 《吴伯箫先生编年事辑》(中华书局2020年版)为浙江工业大学子张教授真积力久之作。
-
刘半农对“俗”的开掘
不久前,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重新激起了人们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  刘半农2021-06-03
-
张恨水续写《啼笑因缘》:提笔放笔间
20世纪上半叶,作家张恨水凭借《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小说名声大噪,以至于作为北人的张恨水终于吸引南方报纸注意,邀请其在《新闻报》上连载小说《啼笑因缘》。
-
红梅盛绽红岩魂 一片丹心向阳开
小说《红岩》 编者按: 在新中国文学史上,“三红一创”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红”指的是《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日》(吴强)、《红旗谱》(梁斌),“一创”指的是《创业史》(柳青)。
关键词:  《红岩》2021-06-02
-
肖云儒:柳青与他的“三字经”
1962年夏天,我22岁,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日报文艺部工作还不到一年。
关键词:  柳青2021-06-02
-
马烽写作的“三个原则”
1987年春天,作家马烽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答中外记者问时曾明确表示:作家不管写什么,怎么写,只要有利于文艺的发展,能给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精神食粮,都应该允许。
关键词:  马烽2021-06-02
-
范用:书话书的推动者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春意初回的日子,三联书店《读书》杂志一飞冲天,与之同时,又密集推出了多种“书话书”,让饥渴已久的读书人大快朵颐。
-
陈仲甫:来自独秀山的一块“硬料”
陈独秀 陈独秀致胡适信手迹 回眸百年,中共党史上有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关键词:  陈独秀2021-05-31
-
一寸丹心图报国——田汉的精神求索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湖南长沙人。
-
《骆驼祥子》与老舍的“实验主义”写作
迄今关于《骆驼祥子》的通行说法,都把关注点集中在悲剧根源的探讨上,未能摆脱原因和结果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的无效循环,对小说细节和人物的理解也不尽准确。
-
高晓声印象记
相识 我是在40多年前,结识作家高晓声的。
-
追寻鲁迅思想矿脉里 一块湮没已久的化石
《鲁迅的盖棺论定》,1936年11月初版 “盖棺论定”声中,迟迟未见的演讲稿 1927年10月3日,鲁迅从广州回到上海。
-
“学在民间”:《胡适未刊日记》校订注释感言
一 《胡适未刊日记》的校订注释终于完成,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卸下来了。
关键词:  胡适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