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朴初诗赠友人
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孙起孟与著名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在中学时是同学,孙起孟80岁时,赵朴初作了一首诗为他贺寿:“万里光明云海上,半天闲散碧空中,机声一路催花鼓,为庆人间八十翁。
2023-02-17
-
徐鲁:生命的壮歌——回忆董宏猷
一 与宏猷兄最初相识,是在1984年夏天。
2023-02-17
-
鲁迅作品在西语地区的传播和阐释
20世纪40年代,由敬隐渔法译本转译为西班牙语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家作品选》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出版,其中收录了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三篇小说,鲁迅作品在西班牙语世界的译介由此拉开序幕。
2023-02-16
-
孙犁的谦逊
孙犁被誉为“白洋淀派”创始人。
2023-02-16
-
陈梦家劝钱穆写通史
1938年4月,钱穆在一间大教室里给西南联大学生教授《中国通史》。
2023-02-16
-
“还她真实的评价”——柯灵书信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登上文坛虽然一帆风顺,不到二十五岁就已走红四十年代十里洋场,但当时赏识她的才华的几位资深编辑也不能不提,那就是主持《紫罗兰》的周瘦鹃、主持《万象》的柯灵和主持《古今》的周黎庵。
-
普遍的人生的回响
一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忽然读到翻译家杨苡离世的新闻,不由怅然。
2023-02-15
-
琐忆外公张伯驹
随着收藏热的兴起与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涌现,我的外公张伯驹捐国宝、护文物之事迹逐渐被世人所知,文博大家史树青还因此举称赞外公是“民族英雄”。
2023-02-14
-
《白鹿原》是如何亮相文坛的?
在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三十周年暨陈忠实逝世六周年的时候,我郑重地推出了评论集《不朽的丰碑:〈白鹿原〉》。
-
慕津锋:我记忆中的济生先生
李济生 那天中午,我从周立民老师处得知济生先生于2022年12月30日凌晨在上海去世,享年105岁。
-
钱锺书《宋诗选注》与沈尹默题签
好书如酒,历久弥香;好书的题签如酒帘,风中招展,遥遥在望,酒香虽未到,便急欲喝上几盅。
-
黄璋尊:忆秦牧
秦牧(1919年8月-1992年10月),当代作家、散文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中,他涉及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诸多领域,被喻为“一棵繁花树”,散文风格尤为独特,叙事如画,言近旨远。
2023-02-10
-
“老舍先生们”的中文课
一提到老舍先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京味小说、幽默格调,似乎很难马上将“国际”二字与他联系起来。
2023-02-10
-
赵元任的文字游戏
1959年,胡适邀请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到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学,赵元任欣然应允。
关键词:  赵元任2023-02-09
-
潘凯雄:隐韧的独行——兼悼汤世杰
拙文标题的这五个字出自新近出版的三卷本《汤世杰散文选》之“后记”,说的本是那些沉隐于江湖深处高手的某种状态,但引伸开去也蛮有意思,遂“拿来”一用。
关键词:  汤世杰2023-02-07
-
汤世杰:当年花褪残红青杏小
编者按:《当年花褪残红青杏小》是笔会今年1月13日收到的文章。
-
明暗任务——海明威1941年的中国大冒险
文坛巨匠海明威是个传奇,他不仅开创了“硬汉”文学,而且他本人就是一战战士、非洲猎人、加勒比水手、西班牙战地记者、飞机失事幸存者,甚至还是二战时期美苏“双重间谍”。
-
西湖畔的马一浮
马一浮先生(1883-1967)是杭州城内妇孺皆知的一代大儒,他在杭州生活了几十年,流传下来的故事可谓车载斗量。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3-02-06
-
《鲁迅日记》中的春节
过年做些什么? 翻看鲁迅日记,他的过年轨迹清晰可见。
关键词:  癸卯兔年2023-02-04
-
梁实秋眼中的老北京年味
梁实秋出生于北京,他的《过年》《雅舍小品续集》等文章,描绘了20世纪初老北京的过年场景。
关键词:  癸卯兔年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