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英研究中国年画
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阿英不仅文学造诣高深,而且兴趣广泛。
关键词:  癸卯兔年2023-02-04
-
昔日如何闹元宵
正月十五被称之为“元宵”,又称“元夕”“元夜”。
-
满月、灯笼与元宵
小时候,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会吃元宵,然而那时不知这天是元宵节。
关键词:  癸卯兔年2023-02-04
-
汪曾祺笔下的元宵节
有人给汪曾祺先生贴标签,说他是乡土作家,他不乐意接受;又有人说他是风俗画作家,他就很开心,并坦承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
与之:八十年代师大校园里的先生们(一)
编者按: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一代人也有一代人之记忆。
-
陶亢德回忆郁达夫二三事
浙江师范学院(今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曾编印过一本《三十年代文艺参考资料》,大概是作为内部教学使用,编者围绕林语堂创办的三本文艺刊物(《论语》《宇宙风》《人间世》)访问了彼时并无多少人知晓的编辑陶亢德。
-
冰心的龙江缘分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小说的黄金时代。
2023-02-01
-
惟人生赖奋斗而存——周恩来的家书
俗话说,见字如面,见信如晤。
2023-01-31
-
《谈美》与它背后的知音老友
朱光潜与朱自清两位学者的学业,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
《时事新报》上的陈子展佚文
既是名教授和文史学家,也是知名度很高的多产作家,可惜陈子展的许多作品(尤其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几乎没有编集成册。
2023-01-31
-
孙玉文:郭锡良先生指导我写博士论文
郭锡良(1930—2022),湖南衡山人。
-
曹聚仁眼中的史学家姚名达
曹聚仁对姚名达尽显推服之意、惋惜之态和敬爱之情。
2023-01-30
-
谁最早讨论张爱玲?
本文标题“谁最早讨论张爱玲”,是有特指的,即内地改革开放以后,谁最早提出对张爱玲其人其文重加研讨?现有数据显示,早在1981年11月,张葆莘就在上海《文汇月刊》发表了《张爱玲传奇》,比柯灵发表闻名海内外的《遥寄张爱玲》早了整整四年。
-
1942年《万象》“新年特辑”杂谈
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来临,心里总有着莫名的兴奋,想着可以穿新衣,走亲戚,吃大餐,放炮仗……随着年齿渐长,日子越来越好,对春节的期待值反而逐年下降了。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3-01-29
-
东坡、半山两风流
长江浩荡,汤汤东去。
关键词:  传统文化2023-01-29
-
出版前辈戴文葆先生的两封信
一百多万字的《李白》三部曲(《蜀道难》《将进酒》《临路歌》)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了。
2023-01-29
-
“狮子在北京”
白佐良(Giuliano Bertuccioli,1923—2001)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令人尊敬的学术前辈,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和欧洲(特别是意大利)文明的交流史、耶稣会士和天主教史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3-01-28
-
叶剑英诗词中的幽默与庄严
叶剑英元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往往关涉重大的革命题材,或抒写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或缅怀令人敬仰的英雄先烈,或追忆革命时代的风云岁月,境界高远,笔法庄雅,诗风或劲健,或雄浑。
2023-01-28
-
沈从文题签小集
沈从文与张兆和在书房(应为凌子风拍摄影片《边城》时场景)。
关键词:  沈从文2023-01-28
-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说说吉祥物
我们每天都在同自我心灵、世上他人和天下之物打交道,并时时用知识、情感、价值和功用的眼光去看待身外之物,作出吉与凶、爱与憎、存与弃、继与毁的判断。
关键词:  癸卯兔年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