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文玲:“一本书主义”——忆丁玲
“一本书主义”,是丁玲先生的名言。
2023-07-14
-
“朗读者”王智量
6月19日,是王智量先生的生日,巧得很,阳历和阴历生日重叠在一起。
2023-07-13
-
李大钊在京居所补遗
自1916年7月11日离沪赴京创办《晨钟报》,到1927年4月28日被反动势力杀害,李大钊人生最后十余年主要是在北京度过的。
2023-07-13
-
潘柳黛得罪张爱玲
潘柳黛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女作家,因为才华出众,她曾与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民国文坛的四大才女。
2023-07-13
-
金克木的一次考试
20世纪70年代中期,恢复高考制度之前,“臭老九”说法还存续的时候,有天夜里,金克木接到通知,让他到一间教室里去。
2023-07-13
-
黄永玉:多少老友的影子从眼前走过,走在最后的一个是我
编者按:2023年6月13日,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先生逝世。
2023-07-13
-
东西之间:“从震旦到复旦”前后的南从周
作为马相伯(1840-1939)的对立面,法籍传教士南从周(Félix PERRIN)在“从震旦到复旦”的历史叙述中,长期以来多被描述成一个“西方民族主义者”,“长期仰仗西方教会”甚至“西方中心主义者”。
2023-07-12
-
王西彦与《正气日报》副刊
1944年秋,驻留江西赣州的王西彦成为《正气日报》副刊编辑,尽管只持续了数月,但他常与作者、读者交流,邀约并刊出不少名人稿,也有两篇自作长文登载,对此加以梳理和剖析有助于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2023-07-12
-
这应该就是缎库胡同后身八号
缎库胡同后身八号。
2023-07-11
-
傅璇琮先生的理想文学史
我猜想,他心中想象的理想的文学史著作,一定不仅是丹纳《艺术哲学》这样的著作,也应该包括了诸如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那样的系列性、大部头的著作。
2023-07-11
-
胡适关于《三国演义》的几点解说
回想“五四”时期,几乎所有的传统观念都受到了重新审视。
2023-07-11
-
束沛德忆任溶溶:纯真宽厚,永远怀有赤子之心
2022年9月22日,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先生在沪离世。
2023-07-11
-
孟庆澍:鲁迅小说中的“次级文本”
在现代中国作家中,鲁迅无疑是被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作品都得到了同样的重视和阐发。
2023-07-10
-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吐鲁番学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山东临清人。
2023-07-10
-
万荷堂畅想诗犹在云天
李延声所作黄永玉先生画像 2023年6月13日,一代大师黄永玉驾鹤西去,享年99岁。
2023-07-10
-
绿茶:我对书房充满好奇
编者按:书评人绿茶对作家书房情有独钟,过去几年间,他走访数十位中国当代文化名家,围绕读书与藏书展开了深度对谈。
2023-07-10
-
李克曼四十年前对钱锺书的评价
钱先生笔译李克曼语 钱先生节钞李克曼文章 西蒙·莱斯(Simon Leys,1935-2014)是皮埃尔·里克曼斯的笔名,中文名李克曼,比利时人,学者、作家、政论家,小钱锺书二十五岁。
2023-07-07
-
一部开创性的儿童报纸史籍
儿童报纸起源于清末民初,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逐步发展。
2023-07-07
-
冯雷:寻访瞿秋白在北京的遗迹
1917年,在赶往北京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有一位年轻人,他不到二十岁,高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庞,看上去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带着浓厚常州口音。
2023-07-07
-
不过稍嫌淘气耳——记黄永玉先生的调皮
不是在万荷堂,那时候已经在太阳城,黄先生的烟比以往吸得也少了,经常是各自一杯清茶,在聊天。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