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百十载园林书香润苏图

      园林与书香,从来都是互为匹配的雅致氛围。

    2024-11-13

  • 金庸的堂叔查紫含

      海宁的查家,历来人才辈出,现在大家知道的以写“侠书”知名的金庸,就是出于海宁查家。

    2024-11-13

  • “江郎”果真“才尽”了吗?

      在中国文化史上,江淹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2024-11-12

  • 与父亲斗智斗勇读《洗澡》

      记得在念高中的时候,我发现了家里一件蹊跷事——父亲在看我不知道的书,他时而拍案懊恼,时而眉头舒展,时而放声大笑,笑到一半,望向我们的房间,笑声又戛然而止。

    2024-11-12

  • 林长民:兼容中西、立足民本

      编者按:林长民,字宗孟,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也是林徽因挚爱的父亲。

    2024-11-12

  • 冯雷:寻访京畿现代人文故迹

      我今天要讲得题目是“寻访京畿现代人文故迹”,这是一个比较学术化的表述,其实对于我来讲,最开始就是“逛胡同”,在逛的过程当中,慢慢有一些发现和一些想法。

    2024-11-11

  • 谢六逸的新闻人生

      谢六逸 谢六逸曾担任《国民》总编辑 11月8日是记者节,这一天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节日。

    2024-11-08

  • 张晓磊:与艾芜先生《南行记》的一份缘分

      艾芜《南行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若不是《北京日报》的编辑老师问起,我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深入心田的书籍。

    2024-11-08

  • 抗日烽火中的晋察冀文艺

      华北联大文工团团员合影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创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党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2024-11-08

  • 商金林:在文献中读懂文学

      商金林 1982年9月,商金林(左)拜访叶圣陶(中)。

    2024-11-08

  • 论新时期文学话语的“生产史”

      众所周知,经历了艰难时世的当代文学在新时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在这个文坛回春的季节,大量复刊和新创的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

    2024-11-07

  • “让读者方便找到需要的家谱,这个任务很重”

      顾廷龙(左二)在指导“盛档”整理工作。

    2024-11-07

  • 李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初为人师是我大学毕业,在四川渠县三汇中学支教之时。

    2024-11-07

  • 南怀瑾改对联

      抗战时期,南怀瑾曾在部队任教官。

    2024-11-07

  • 晚交殊密:钱仲联与程千帆的学术友谊

      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即“博导”)名单,列名者皆为一时之选,代表了当时我国学术界的最高水准。

    2024-11-06

  • 文苑英华照人间——悼念程雪莉女士

      她匆匆地走了,没有为我们留下一句告别的话。

    2024-11-06

  • 李大钊在天津的几次演讲

      李大钊在天津传播革命思想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表演讲。

    2024-11-06

  • 盛宣怀的当铺

      1908年左右的盛宣怀 一 兵燹之际,往往是文物珍宝易主之时,尤其是当战祸发生在文物渊薮之地时,光绪庚子年的北京城即是如此。

    2024-11-05

  • 郁达夫笔下的鲁迅“细节”

      与鲁迅有过直接接触,写出最好纪念文章者,女性自然是萧红;男性呢?笔者以为是郁达夫。

    2024-11-05

  • 关于茅盾创作《列那和吉地》的时间

      不久前偶然发现茅盾的小说《列那和吉地》的文后,有作者茅盾落款的写作时间和地点“1941年,桂林”的字样,因为这篇小说是研究茅盾在新疆,研究茅盾家庭生活的重要资料,我读过多遍,也许是熟视无睹的缘故,没有注意到小说文末的写作时间地点有什么问题。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