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涛:关于鲁迅所刻的“早”字
众所周知,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曾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
2024-04-12
-
金庸:以前在上海辰光
说到金庸的“以前在上海辰光”,那是他从1947年离开杭州后到1948年赴香港前的一段时光。
2024-04-12
-
傅敏编《傅雷家书》中的朱梅馥
2024年4月7日是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傅雷诞辰116周年。
2024-04-11
-
时代的“啄木鸟”丁聪
著名漫画家丁聪一生创作漫画作品数以千计,讽刺、幽默、世态、笑话等画体均有涉及,被称为时代的“啄木鸟”。
2024-04-11
-
汪涌豪:旧体诗创作的当代机遇与命运
所谓旧体诗,有说最早得名于《新青年》5 卷 2 号所刊任鸿隽《新文学问题之讨论》一文,他称:“公等做新体诗,一面要诗意好,一面还要诗调好,一人的精神分作两用,恐怕有顾此失彼之虑。
2024-04-11
-
瞿秋白主编《热血日报》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也是一份发行时间很短的报纸。
2024-04-10
-
臧小平:父亲臧克家在抗战中
近日,一个老朋友把他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拍摄的照片发给了我。
2024-04-10
-
赵文溱:别马老,在一个春天的夜晚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敢去想象,马识途先生是真的离开我们了!我还想着马老能去看今年的桃花,想着暑期马老亲临在北京举办的110岁书法展,想着明年继续接111岁的“福”……不曾想,时间为马老的生命按上了暂停键。
2024-04-10
-
阿来:花香时节送马老
马老走了。
2024-04-10
-
漫画家华君武与《西行漫记》
华君武1988年五四青年节寄给《中国建设》杂志的征文稿“崇敬和感谢”首页 40多年了,我至今还珍藏着漫画大家华君武的一篇征文稿,题目是“崇敬和感谢”。
2024-04-09
-
王统照在青岛的文学踪迹
1956年,59岁的王统照在他于青岛观海二路49号旧居的照片上题诗:“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
2024-04-09
-
魏巍与《谁是最可爱的人》
如今,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内,耸立着著名作家魏巍的纪念像。
2024-04-09
-
浩然致杨啸书信选
按:浩然(本名梁金广)与杨啸(本名杨瑞增)在 1950 年代相识相交,时传尺素,友谊贯穿终生。
2024-04-09
-
叶新:蔡超尘其人其事
近几年因为研究季羡林先生的周边人物,蔡超尘这个名字逐渐进入我的视野。
2024-04-08
-
书信里的“茅盾研究”
阅读茅盾书信,会发现其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往来文字。
2024-04-08
-
赵元任两次回乡
1973年5月31日,81岁的“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回到了阔别35年的家乡常州。
2024-04-08
-
赵勇: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漫忆程正民老师
程正民(1937—2024),福建厦门人。
2024-04-08
-
1940年代的“萧军批判”与“当代文学”的建构
1948年下半年,萧军在哈尔滨独立主持的《文化报》受到了来自东北局宣传部、“文协”等职能部门的批判。
2024-04-07
-
程黧眉:那些信封上的出版社和电影厂——我们家的文学事之二
小时候爸爸从南方出差回东北,我和妈妈姐姐去火车站接,姐姐戴着爸爸的大皮帽子装做男人的样子,我和妈妈跟在后面。
2024-04-07
-
蔡元培的一个遗憾
1920年底到1921年春的这段时间里,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德国的柏林拜访了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