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黛云: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有不同声音才有文化的繁荣 “文化与文化相处,最根本就是对话,对话是一种面对面的关系,而并不是像以前那样,要统一思想,我的思想把你覆盖、同化。
2018-09-09
-
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特质
中华美育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多民族生存境遇及其共同价值体系长期孕育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绵长久远的生命力,在当前美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弘扬价值。
2018-09-09
-
投身时代 萃取精华 砥砺文章
成就高峰之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作家有深厚的生活积累、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悉、有对人类文学经验的了解与吸收,也需要批评家与时俱进的艺术眼光和阐释力,需要读者发展着的艺术感受力,文学高峰一定是由作家、批评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 没有高峰,一个时代的文学就没有标杆可寻 今天要出现高峰作品或高峰作家并非易事。
2018-09-07
-
文艺的“化育”更具感人动人的力量
从一本书、一幅画、一首音乐出发,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并不是“爱屋及乌”或“信口雌黄”。
2018-09-06
-
夯实文艺批评的理论根柢
文艺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文艺标准,运用历史的、人民的、美学的、艺术的观点,对以文艺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艺现象进行鉴赏、阐释、分析、判断、评价的理性科学活动。
2018-09-04
-
在新思想指引下勇攀文艺高峰
要使文艺作品成为“高峰”,首先须得在精神、气质和血脉上同这个时代紧密相连、息息相通。
2018-09-04
-
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合文化
中华文明能持续发展5000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018-09-03
-
美美与共的新“城市美学”
何谓“城”?“城,所以盛民也”,城市当以聚兴百姓为使命。
2018-09-02
-
打造当代文学的宽度和高度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今天,我们正创造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奇迹。
2018-08-28
-
消解与重塑: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建构
泛读20世纪早期以来的中国现代小说,“消费”文化是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
2018-08-27
-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精神 推动当代文艺创新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积淀。
2018-08-24
-
从树的根部观察文艺作品
“我们在微信上时常看到朋友对社会热点、文艺作品持有不同的观点、观念和主张,虽然每天都有新的热点出现,但是争论得再凶,三天以后话题也会转变。
2018-08-24
-
文艺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审美之源
【学原文 悟原理】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而文化自信又是与文艺创新关系非常密切的。
2018-08-22
-
刘金祥: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文人风骨曾如日月高悬于朗朗乾坤,文人气节曾似江河飞奔于万古千秋,不断书写和鸣奏着中华文明瑰丽璀璨的华章金曲。
2018-08-22
-
向日常生活发动“袭击”的哲学
【世界哲学大会专家谈】 编者按: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WCP)8月13日至20日在京举行。
2018-08-20
-
牢牢掌握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主动权
一个民族的历史观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
2018-08-20
-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18-08-20
-
新气象·新高度·新作为
文艺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
2018-08-20
-
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使命
新的文学使命,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进行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文化担当。
2018-08-17
-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文论的三次转向
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