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把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

      在马克思诞辰200年之际,由中国赠送的马克思雕像揭幕仪式在他的故乡举行。

    2018-10-26

  • 彭锋: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美育的重视明显提升。

    2018-10-26

  • 韩毓海:经由美育抵达精神高地

      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审美和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美的历程深刻内在于人类精神历程,因此应在精神建设意义上倡导审美和艺术的功用 人的精神活动由理智、意志和情感构成,教育所追求的应该是这几个方面的统一,而不是对立或割裂。

    2018-10-23

  • 激发文艺原创力 抒写时代新华章

      高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关怀 必须落实到行动中 刘玉栋:有温度的写作 丁国旗:多元化创作观念也应该分清是非 王妹英:始终坚持扎根人民 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

    2018-10-22

  • 始终坚持扎根人民 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

      我们今天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是有史以来最为美好的时代。

    2018-10-22

  • 多元化创作观念也应该分清是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涌现出了许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作品,成绩喜人,值得提倡。

    2018-10-22

  • 有温度的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

    2018-10-22

  •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关怀 必须落实到行动中

      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文学是最接近世道人心的“调和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阅读可以抵达一个能让人产生无限向往的理想世界。

    2018-10-22

  • 聚合起新时代的磅礴之力

      在人类历史漫漫长河中,百年甚至千年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一个社会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五年甚至一年都可以斗转星移。

    2018-10-19

  • 伟大工程启新局

      一年前,党的十九大以如椽大笔,在新时代的坐标上,擘画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宏伟蓝图。

    2018-10-19

  • 延续中华文脉 锻铸中国精神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改革观察】 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化表情;每一个个体都有珍重的文化记忆。

    2018-10-17

  • 典故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8-10-15

  • 提升文艺原创力 勇攀创作新高峰

      文化的本质是创造,由此而决定了不可逆性从来就是一切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的最本质特征。

    2018-10-15

  • 韵律和诗

      诗的产生和流传,很大一部分就是缘于对音美的表现。

    2018-10-14

  • 程光炜:怎样研究新时期文学

      当2019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心中都会萦绕着怎样评价新时期文学40年的问题。

    2018-10-12

  • 认知新时代 抒写新史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者有了如下理解:说到新时代文学景象,先要弄清什么是新时代。

    2018-10-12

  • 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把文学当成毕生追求的神圣事业,不矮化;用生命锤炼精品,不讨巧;与读者做真诚的心灵沟通,不敷衍。

    2018-10-12

  • 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在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等老教授回信,着重提到了美育工作问题,对美育作出了明确、系统、深入的阐述与部署。

    2018-10-11

  • 文学的担当与责任

      文学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是参与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2018-10-10

  • 以人民为中心铸牢文化自信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