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以美育重塑美术教育

      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充分强调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当今美育和美术教育的关切。

    2018-09-30

  • 通感叙事:文学的创意表达

      文学以通感出场,于是,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2018-09-29

  • 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伟大时代

      勇担使命 潜心创作 湖北省文联主席 刘醒龙 8月27日,我去屈原的出生地秭归县乐平里拜访当地的骚坛诗社。

    2018-09-28

  •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符码

      一 中国是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历史悠久而传统沿袭不断,地域广袤而民族形态众多,敬天法祖而注重经验积累,政体森严而民间空间广阔,讲礼重文而文化兼容性强,详于记载而习于民间采风,这些特殊条件造成传统文化的源源产生与连续传承。

    2018-09-28

  • 作家要克服浮躁、扛着责任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2018-09-28

  • 阿来:构筑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艺生产在经受市场化洗礼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功能与作用的理解发生了相当的偏差。

    2018-09-28

  • 诗意栖居与“生活美学”的出场

      1990年代以来,文化的整体趋向已从过去的精英文化范式,转向了一种更为通俗化、娱乐化、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范式。

    2018-09-27

  • 文化创作不能只追求“流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结深化宣传思想工作规律,强调必须进一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2018-09-25

  • 花好月圆

      又到中秋佳节,全国城乡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浓厚的节日氛围在身边漫延。

    2018-09-24

  • 今天,一轮皓月为“我们的节日”代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018-09-24

  • 中秋节的时代价值

      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其丰富的文化意义。

    2018-09-22

  • 古典文论中的“文学接受”观

      阐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颠覆了传统的文学接受理论,把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了读者与作品意义的关系,认为读者不是被动接受作者原始意图和作品绝对意义的容器,而是积极参与作品意义的构成因素。

    2018-09-20

  • 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

    2018-09-18

  • 汇聚青春正能量 抒写文学新篇章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青年作家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艺术创造力,创作出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展示了当代青年作家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劲的创作实力。

    2018-09-17

  • 提高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指导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纲领性的重要文献。

    2018-09-15

  • 以文艺砥砺民族奋斗精神

      80年前,在抗战救亡时代背景下,鲁迅艺术学院应运而生。

    2018-09-14

  • 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2018-09-13

  • 讲好三个“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2018-09-12

  • 张光芒:论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建构及可行性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至今仍然缺乏系统完整的学术史论著。

    2018-09-11

  • 植根现实 胸怀世界 面向未来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今天我们在创造文艺新高峰之际,更应有创造性继承传统的自信心和开创性 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让世界来听中国故事,还要让中国故事变成世界故事、为世界所需要,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 杰出的文学艺术,一定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不仅为今天的现实树碑立传,更为明天的理想殚精竭虑。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