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史写作与90年代的知识转型
内容提要:不同时期的文学史著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境并回应着特定的历史关切与文化迫切性。
2019-06-04
-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特质与长短
当代小说中国式反讽具有以下几个特质首先,反讽本身所含有的言此而意彼或是说与本意相反的特质,成为历经单一的话语方式的中国当代作家疗伤的重要途径,他们以反讽为重要的艺术方法,在实与虚、真与假、理想与现实的世界中穿行。
2019-06-03
-
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创新:文化大传统的新神话观
当国内知识界还在争论考辨“神话”概念的发生缘起与引进时间之时,中国文学人类学已经另辟蹊径,大胆立足于本土的知识境遇与历史事实,提出了“文化大传统”的新型理论与神话新学,强调了中华“神话”生成的原初媒介与原型价值,实现了21世纪“神话”观念的大转型。
2019-06-02
-
徐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摘要:虽然散文创作不应墨守陈规,但是总归还是有一些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则。
2019-05-31
-
王威廉:给增殖的现实放置意义
王威廉 一个作家应该凭依前辈作家积累并修复起来的个人体验去重新进入历史。
2019-05-31
-
寻找批评文体之美
古往今来,文学批评都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文学批评者是一个很神圣的群体。
-
小说创作的方言障碍
小说创作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
变革人物观念 创造新的形象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文学70年,在人物和典型这一重要问题上,虽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却形成了一套现实主义的人物观念和理论,推进叙事文学创造了一个灿烂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
-
每个写小说的人,都会嫉妒那一刻的大仲马
只有19世纪的作者,才会广泛而自信地使用全知的“上帝视角”。
2019-05-29
-
生活、现实与文学的理想性
从生活、现实到文学、文学的理想性,是一条不断选择和处理的艰难路途。
2019-05-29
-
杨彬: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在当代中国文学范畴中具有独特内涵且很复杂的文学现象,其包括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同时还分为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
-
驻校作家制与作家批评的复兴和塑形:从创作“谈”到小说“课”
反思学院批评的限度与困境、革新当前文艺批评的学术生态与写作范式是近年来评论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9-05-22
-
新时代呼唤中华民族新史诗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情与国情相连。
2019-05-22
-
“再出发”:社会阅读与内在命题
最近诗歌界谈论得比较多的是“新时代诗歌”以及“诗歌再出发”。
2019-05-22
-
蔚蓝:民族记忆的书写与自我族性的现代性塑造
通常关注民族文学主要是着眼于书面文学的层面,而作家的民族身份有时会成为一个显目的标识,这对一般受众的阅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对那些目标读者或是文学研究者来说,作家的民族身份却可能是选择阅读,并据此切入和阐释作品的前因,是研究的选项和目标。
-
强化文学评论“批评性”的N个理由
批评的变异 当下的文学正处于一个复杂的转型期,当下的批评同样处于一个困难的变革期,重建批评的规范性和学术性任重道远。
2019-05-18
-
文学贵在创造
今日的人工智能大都是弱或狭的人工智能(narrow or weak AI),用于狭隘目的,如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写诗。
2019-05-18
-
能让人类失去诗性的不是机器人
人工智能会不会写诗?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已经迟了。
2019-05-18
-
人工智能将催生诗国高潮再现
目前,人工智能写诗超过一般人的水平,最终能否超过杰出诗人的水准,还要假以时日。
2019-05-18
-
当人工智能具备了主体意识
现在,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已能写出符合语法的诗句,有一些甚至相当惊艳。
20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