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子柒归来”对视听内容国际传播的三重启示
李子柒此次回归引得世界各地网友纷纷点赞和留言支持,涨粉百万。
2024-11-20
-
好电影要扎根世俗,仰望神话
观众、批评界和创作界都在讨论,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在市场“谈笑凯歌还”?有专家开出了“药方”,认为制作方应拍摄三类作品:一是小而精、能抵达人类普遍情感的作品;二是能满足民族审美与消费需求的作品;三是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影片。
2024-11-15
-
新观演关系丰富发展了戏剧
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当下戏剧艺术呈现出多样发展趋势,沉浸式戏剧与走动观演、实景戏剧等诸多新型演出形态,相对消解了台上与台下、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界限,带来全新的观演互动,让观众获得与在传统剧场不一样的观剧体验。
2024-11-15
-
花儿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节目海报 我的老家在豫东平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庄。
2024-11-14
-
文艺评论如何向“新”而行
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2024-11-13
-
从青稞种子到金色穗子
2021年10月8日,我有幸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创作采风团首次踏上西藏这片土地。
2024-11-12
-
剧院内外“泡”出来的学问
在当代戏剧评论薄弱已是戏剧生态不争的事实下,青年学者景俊美近40万字的戏剧专论《当代戏剧的理性审思》的出版(人民出版社2024年5月第一版)吹进一股强劲之风。
2024-11-11
-
妙手匠心绘雅园
大观园全景图 孙温 林黛玉 改琦 大观园总图·《增评补图石头记》万有文库版 插画,是由文字与绘画熔铸而成的艺术。
2024-11-10
-
让时代之美与艺术之美交相辉映
美院师生走进山间田野进行写生创作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 美育给人以精神力量。
2024-11-10
-
多元艺术拓展电影新视界
戏曲电影《新龙门客栈》海报 近期,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戏曲电影《白蛇传·情》《新龙门客栈》等上映,引发观众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2024-11-09
-
“温暖现实主义”创作套路失灵了吗?
爆款影视剧有公式吗?这恐怕是每一位电影投资者苦苦寻找的答案。
2024-11-08
-
在密码破译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基于真实历史大背景和真实人物创作,精彩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专家蔡威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2024-11-08
-
纪录片《漓江》创新阐释中国文化符号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位于广西桂林的漓江不仅闻名于其独特的山水景观,更是两岸居民生活和文化的滋养之源。
2024-11-08
-
从生活中抖包袱 在笑声中获共情
话题频上热搜,爆梗破圈传播,近期播出的两档脱口秀节目受到关注。
2024-11-07
-
女性形象建构与田园理想重述
“种下我的花,开满高高的山岗/晒更暖的太阳,看更美的晚霞/花和我一样,坚定着成长/山顶的灯塔,漂亮抵达……”如诗般的语句出自歌曲《种花》,该曲是湖南卫视、芒果TV近期推出的综艺节目《花儿绽放·乡村季》的主题曲,诚如歌词中咏叹的,节目以农村女性担纲主角,聚焦农村、农人、农事,多维度立体展现新时代特色乡村风貌,在诚与真的叙事风格中讲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2024-11-06
-
用音乐表现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
歌剧《野草——心灵独语》剧照 北京2024室内歌剧季,鲁迅是唯一轴心主题。
2024-11-04
-
让英模故事唤起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024-11-01
-
它来自土地深处,如今在艺术中复苏
2024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上的展品《稻田》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2024-10-30
-
文学精神与电影精神交相辉映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以光影画面震撼着观众的视觉,更以其内在的文学性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2024-10-30
-
舞剧创新:应进一步将现实生活艺术化
要提升现实题材舞剧的原创水平,我们一定要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落到实处,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灵感。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