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绽放·乡村季》特约评论 乡村女儿的答卷
节目海报
我国自古有着重农的传统,《诗经》中诸多农事诗记载了农人劳作的场景。“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就是《周颂·良耜》中描写春季耕种和田间管理的诗句,至今仍在传颂。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广袤乡村正在焕发出发展新活力和改革新动力。
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用过的一元纸币上印着一位齐耳短发的女性,她驾驶着“东方红”拖拉机驰骋田野,我脑海中至今仍然能清晰地浮现她那热情洋溢的笑容。那是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她的飒爽英姿被定格在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而在科技与数字赋能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新时代乡村女性在乡村振兴、推进三产融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贡献着越来越大的力量。
日前,由湖南卫视与芒果TV双平台联合推出的年度综艺《花儿绽放·乡村季》完美收官。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36朵“花儿”经大理喜洲、南京佘村、长沙县金井镇三站最终集结在湖南益阳南县罗文村,以“村飨”打开乡村滋味之美,以“村秀”打开乡村潮流之美,以“村赛”打开乡村活力之美,以“村集”打开乡村创意之美,以“村晚”打开乡村多彩之美,身体力行为美丽乡村代言,书写着当前数字化赋能新农村中“她”力量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这档中国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节目,聚焦农村、农人、农事,以真实、真诚、真情探索“女性典型宣传+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创新融合的新路径,不仅为观众生动呈现了一幅展现新时代乡村女性风貌与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更是对数字化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女性力量的深情致敬。
近年来人们常常会提到“女性是一种处境”,而今天新农村建设中的“她”,无疑用行动表明了,不设限就无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曾指出,“放眼神州大地,亿万女性用自身的发展,标注着社会文明所抵达的高度”。从科学家、教师、医生到乡村干部,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她力量”向阳生长,铿锵玫瑰尽情绽放。就像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唐立梅说“低头做科研,抬头做科普”那样,今天的很多新农村女性并不把自己定义为某一个特定的角色,而是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释放更大的能量去实现梦想、做有挑战有兴趣能够长期追逐的事情,成为“不被定义的她”。
不被定义的她
《花儿绽放》中来自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沫江村的明月就是这样一例。她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同时拥有经济管理和动物科学专业的双学位,曾经供职于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然而,“大城市容不下肉身”,故乡却容得下灵魂。明月说,“乡村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有种莫名的使命感,希望参与乡村建设”。为了回村“继承家业”,明月面对父母的坚决反对,采取“曲线救国”策略,拉动丈夫一同回归养殖场,不仅养了60多万只鸡,为乡亲们提供上百个就业机会,而且还打造了养鸡产蛋、鸡粪制肥优化土地、研发中药材等一条龙的产业链。明月不仅吸收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有效经验将养殖场全面升级,同时力图以“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方式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式循环农场。在她看来,传统模式的家庭农场虽然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但中国的传统农村具备非常强的生存力和穿透力,同时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家族的孝悌之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我正在积极尝试做‘村咖’,拉近游客和乡村之间的距离,为乡村发展增添烟火气。”像明月一样的年轻人,正通过努力,让乡村变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
节目剧照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不希望自己是生活的NPC”
众多的“花儿”中,和明月一样海外留学回乡创业的,还有广西南宁上林县巷贤镇光全村的“95后”女孩黄诗琦。本科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从事投资并购工作的黄诗琦,之所以毅然放弃金融白领的工作返乡养鸭,只是“不希望自己是生活的NPC”。回乡后,她疯狂学习、恶补养鸭知识,但是并不满足于掌握传统的养鸭模式。她和广西林科院合作,开发了“香茅草鸭子”,将高于普通鸭子价格两倍的“香茅鸭”打造成了自己的招牌,一骑绝尘,成为养鸭行业中佼佼者。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她心中“英雄梦”的现实投射。黄诗琦相信,“没有一个行业不需要科技、不需要动脑子,任何行业都是需要跟着时代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多元创业、科技兴农,将为每一个人心中的“英雄梦”插上成为现实的翅膀。
节目剧照
数媒文化赋能乡村建设
在数媒文化全面覆盖城乡各级社会的大环境中,很多人学会了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数字化手段,将乡村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乡村女性作为乡村社区的建设者、乡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以一己之身投入乡村振兴建设,不仅成为乡村经济的顶梁柱,也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不说,你恐怕看不出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三家村的村支书程玉姣——这样一个甜美的小姑娘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回国后她学以致用,致力于研发“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鱼菜混养”,以鱼米共生技术带领乡村致富。今天的三家村,在程玉姣的带领下已经建成15座日光温室大棚和92个养殖池,为本村及周边农户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她还在短视频平台开通双语直播,为各种农产品搭建销售渠道,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程玉姣笑言,“手机是农具,直播是农活”,已经成为今天“新农人”们的日常。
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挖掘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潜在空间。嘉宾汪涵在节目中说得非常触动人心,“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代表着未来的年轻人对乡村有了解、有情感,而不是一代人告别我们的故土,一去不复返”。回归乡村,让“她”降落,无论对明月、黄诗琦、程玉姣等这样优秀的乡建“花儿”,还是她们的家人、村邻,乃至对于乡村本身,都是一场共赢。
《花儿绽放》中36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乡村女性,通过“大花资格战”“团队攻擂战”各施所长、同台竞技,不仅向观众展示了各地乡村不同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点亮了新的热情。但与此同时,这档节目的力量也在于,不仅呈现了聚光灯下的花团锦簇,入眼皆是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聚光灯之外,还有更多乡村女性以弱德之美扎根粗粝的旷野,力争向上。我们当然记住并且也为最后走上花梯台的那些美丽的“花儿”们欢欣,但是仍然有那些曾经努力过却没有入选的新农村女孩们的面容在我们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比如希望将广西乡野里各种珍贵药材带出十万大山的壮族女孩,为了保护生物链、维护生态平衡自费养狼的饲养员女孩、木为笔墙为纸的乡村画家,还有以梦之名、点亮高原乡村儿童音乐之路、搭建星河天文台、拥抱每一个孩子梦想的乡村女教师们……这些女性的喜怒哀乐、挫折昂扬、理想和现实都通过镜头在日常生活中血肉丰满地被呈现、被看见。
我很喜欢节目走入尾声的那一个夜晚。满天繁星之下,所有“花儿”们聚成一个圆,接受灵魂“拷问”。“你是否为自己是一个乡村的女孩感到自卑?“不会,倒退几百年,谁不是乡村的女儿。”“你是否有过离开乡村的念头?”很多人都后退一大步,坦然承认,“是的,有,而且有过很多次”。长辈告诉我们,“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如今,“你是否有了全新的成长和收获?”大部分美丽的身影齐刷刷都前进一步,是的,有!李瑞雪说,谁说走秀非得大高个细长条?我这种身材也可以走出不一样的美!程玉姣说,回乡打破了自己对乡村的刻板印象,跳出乡村的圈子再看乡村,会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最后,当主持人问,是否有信心成为优秀的乡村的女儿时,所有人都往前一步,这,就是乡村女儿的答卷!
汪涵在节目中为“花儿们”鼓劲
节目最后大家互道离别、交换礼物。汪涵有一段真情流露、直击人心的表达:“从花儿集结最开始风尘仆仆的尘,到后来灰头土脸的土,到最后你们脚踏实地的地,从罗文村到江西,到贵州到山西的刘家堡,然后再回到罗文村,你们每一站的泥土,全部都收集在一起,它们承载了你们的一切,只要你愿意给它们力量,它就可以托起你们所有的梦想。大地无言,它不会再讲述你们在这五站当中的故事,但留下的是梦想的颜色”。看着花儿们满含离别的热泪和不舍的热爱,看着屏幕里张桂芳咬牙昂头不让眼泪流下来质朴如初的倔强,我相信,综艺节目总有别时,但这段旅程将镌刻进她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闪闪发光。蒋一侨充满力量地高歌,“过惯了不痛不痒的生活,我只求这一次能有所不同,一无所有地绽放”。花儿们蓬勃生长、恣意绽放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内陆,从山川高原到平原森林”,在自信的土壤上,一切生长都变得可能,愿每一片土壤都生生不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