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以原创力量铸就文化自信

      新年伊始,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有幸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回信。

    2025-03-17

  • 《苍穹》下的她们奋力争取“明天”

      《还有明天》是2023年的意大利国内票房冠军,跻身意大利影史票房前十。

    2025-03-14

  • 做艺术,一定要有做艺术的样子

      对话人: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郝 戎(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任姗姗 尚 丹(人民日报记者) 从横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到“刷爆”社交平台的人机共舞,艺术+科技迸发的蓬勃创造力,谱写2025年春天激动人心的旋律。

    2025-03-14

  • 撕掉女性叙事的便利贴

      一 在线下活动露面,被问到最多的永远是那一句:“作为职业女性,请问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去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如果碰巧身边有位男嘉宾,我就会把炸药包扔给他——“请问你为什么不问问这位男士?(亲切微笑)为什么,你会觉得,只有女性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虽然是半开玩笑,却也是一句心里话,多少可以反映我对当下关于女性问题的叙事的微妙态度。

    2025-03-13

  • 无限生成:当代数字艺术的真身

      2021年11月,Beeple作品《人类一号》拍出2898.5万美元。

    2025-03-13

  • AI表演不能完全取代影视表演

      科技发展使影视表演从运作流程到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变革。

    2025-03-12

  • 听她说 | 当银幕上的女性凝视深渊,看到的是万千自我的倒影

      舞台纪录电影《初步举证》中文版海报 “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人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性别侵害。

    2025-03-10

  • 改编、转化与新释

      对优秀现当代文学作品加以戏曲化改编,成为近年来戏曲现代戏创作中一个突出的现象。

    2025-03-07

  • 写生怎么成了“写生秀”

      唐代的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在长安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山清水秀、妙趣横生的嘉陵江,遂命“画圣”吴道子前往写生。

    2025-03-07

  • AI艺术面对的仅仅是“版权”困境吗

      近日,纽约佳士得的首场AI艺术专场拍卖会,因版权争议深陷舆论旋涡。

    2025-03-07

  • “人机共舞”意味着什么

      当“机器”成为舞者,“人”成为“机器”的伴舞,将怎样影响艺术发展?2025年总台春晚舞蹈节目《秧BOT》引发热议,16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与舞者一起演绎传统秧歌,映射出科技、艺术与文明交织的三重镜像。

    2025-02-27

  • 中国电影:我偏要踏出一条自己的路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2025-02-24

  • 脚踩民族音乐的风火轮 “哪吒”向更广阔处远游

      《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场宝莲盛开的片段,邀请贵州侗族“舞乐蝉歌”乐团演唱原生态的侗族大歌 世界艺术语境中有一项通则,越是民族的则越是世界的。

    2025-02-24

  • 品读科学家的卫国情怀

      纪录片《凌云壮志》海报 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凌云壮志》由四川广播电视台、青海广播电视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政治部等单位联合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播,李维任总编剧和总导演,以集中而又丰富的文献资料,讲述了一批科学家响应新中国召唤参与秘密研制核武器、成功地壮大中国国防力量的感人故事。

    2025-02-24

  • 真人秀审丑,审出的是流量焦虑

      整容拷问、情商批评、导师“工伤”表情包……一档本该演技中心的综艺,开播后满屏话题,却自带“谁认真评价表演,谁就输了”的荒谬感。

    2025-02-21

  • 大地无字 日月有意

      秦腔《无字碑》剧照 看西安三意社演出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在审美享受中诱发了诸多的思考。

    2025-02-21

  • 是情绪交集 也是音声赋形

      一首好歌曲,一位好歌手,一种好时机,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世界赠予我的》成为今年春晚最大的热门歌曲。

    2025-02-18

  • 文化富矿与时代潮声共振

      不负众望的小哪吒火了,时隔1170天,中国影史票房再次诞生新冠军,并在持续刷新世界影史排名。

    2025-02-17

  • 和AI同台演戏是什么体验

      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迅猛发展,AI在戏剧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

    2025-02-17

  • 微短剧“出海”需深度融入中国文化价值

      微短剧作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其火爆有目共睹。

    2025-02-14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